民间故事:老爷嫌弃穷书生,竟将丫鬟替嫁,婆婆:你真是个福星啊

民间故事:老爷嫌弃穷书生,竟将丫鬟替嫁,婆婆:你真是个福星啊

在宋代,有一对姐弟,姐姐名叫李桐,弟弟名叫李成。原本,他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一次父母带他们外出游玩时,却遭遇了土匪的袭击,导致父母不幸丧生。鉴于姐弟俩年幼无依,土匪将他们卖到了不同的富户家庭。

八岁的李桐被卖到城中的陈员外家,成为小姐陈碧的丫鬟。她心灵手巧,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除了精通琴棋书画,还擅长女红和绣花,因此在陈府受到了优待。

陈员外家业兴隆,经常有客人往来,同时也慷慨接济贫困的赴考书生,因此享有“大善人”的美誉。

在陈府工作的一位秀才名叫黄安,家境贫寒,与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幸运的是,陈员外看中了他的才华,让他留在府中担任账房,每月领取两两银子。这使得黄安能够支付母亲的医药费用。

一天,李桐带着陈碧在花园散步时,注意到黄安正在忙碌地工作。陈碧对这位读书人产生了好感,因为他身上散发着浓厚的文人气息,而且相貌也颇为俊朗。

李桐眼光独到,意识到陈碧对黄安产生了兴趣。她主动找到黄安,告诉他陈碧对他有好感,如果他也有意思,就应该尽快上门提亲。

然而,黄安这位家徒四壁的书生谦逊地回应道:“承蒙小姐厚爱,只是我一介书生,尚未中进士,实在难以奢求。小姐如同夜空的明星,我实在不敢奢望。”

李桐笑着说:“小姐并不在乎这些,她只希望你能把握好自己的幸福。我也不多言。”说罢,她离开了。

回去后,李桐告诉陈碧她找过黄安,但是黄安似乎有些犹豫。陈碧既激动又忐忑不安,担心黄安不会前来,又担心自己的父亲会因此而为难。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黄安始终未上门提亲。李桐感到不解,于是再次找到黄安,质问他为何迟迟不去提亲。

黄安略带尴尬地说:“家母病重,需要照顾,实在是……”

李桐立即拿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说:“这是我的所有积蓄,今日就当是借给你,给你母亲请郎中吧。”

此后,她常常帮助黄安照顾母亲。黄安以为这是陈小姐的心意,对陈小姐更加感激。

当母亲病情好转后,黄安带着母亲上门提亲。然而,陈员外虽然看中了黄安的才华,但由于其家世过于平凡,不愿将唯一的女儿嫁给他,因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在屋外偷听的李桐得知后,立刻赶回去告诉陈碧,将陈员外拒绝黄安的事情详细说明。

“姑娘,你赶紧去向老爷求情,如果你坚持说非黄公子不嫁,或许老爷会同意。一定要坚定,黄公子绝对是个好匹配,千万别错过!”

陈小姐按照李桐的建议去找她的父亲,表示自己非黄安不嫁。

因为陈员外打算把女儿嫁给太原知府,目前还在为此事四处奔波。然而,女儿却宣称要嫁给一个贫穷的书生,让陈员外气得大发雷霆。他认为李桐作为贴身丫鬟,难辞其咎,于是毫不留情地责打了她一顿。

陈小姐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决定给李桐带来了麻烦。她安慰李桐说:“也许我与黄公子真的没有缘分了。你是我的贴身丫头,我了解你的心思,你也喜欢他,对吧?”

李桐见自己的心思难以掩饰,毫不掩饰地承认:“小姐,这个黄公子虽然贫穷,但他实在,勤奋读书,懂得过日子。如果给他一些时间,他定能有所作为。我当然喜欢他,可我并没有自由,也没有足够的钱赎身。”

主仆之间的情感深厚。陈小姐说:“放心吧,我会帮你解决赎身所需的钱,只是我爹那里可能不太好说。”

李桐建议:“或许可以找夫人求情。”

她在小姐耳边轻声建议。

陈小姐听后觉得可行,于是在即将去求母亲放松李桐时,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与太原知府大人牵上了线,商讨着婚事,预计不久后就要成婚了。

然而,陈小姐对这位年过半百的知府大人毫不满意。李桐建议说:“小姐,要不我们私奔吧。”

陈小姐虽然心动,但考虑到现实困难,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关系复杂,不容易逃脱。

陈员外为了避免意外发生,时刻派人监视院子,让她根本无法有逃脱的机会。

小姐心善,不忍让李桐继续受罪,于是找到父亲摊牌:“爹,如果你非要我嫁,就放了李桐吧!把卖身契还给她。”

陈员外同意了,并将卖身契还给了李桐,两人泪眼婆娑告别。

李桐随后来到黄安家,照顾黄母,并表示自己愿意嫁给黄安。自从上次被陈员外拒绝后,黄安心情低落了一阵子。如今听到李桐说要嫁给自己,他内心也感到高兴。

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他说:“李姑娘,你是个勤快的好姑娘。但我家徒四壁,一无是处,怕给不了你幸福啊。”

李桐回应道:“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好。”

两人在母亲的见证下成亲,李桐每日照顾黄母,打理家务,还做起了绣活,赚钱贴补家用。

黄安专心致志地读书,常常读到深夜。

过了一段时间,传来了陈小姐大婚的消息。李桐用心绣了一个精致的荷包,送去为小姐添妆。小姐告诉李桐:“李桐,我嫁过去后,恐怕再难相见了。”

李桐说:“有何难?有空闲时,我一定会去看望您。”

小姐透露:“唉,李桐,你我主仆一场。你对我好,是我信任的人。我就不瞒你了,我嫁过去后,我父亲也升了官,我们要搬迁去太原。”

“小姐,你别难过。有缘的话,我们总会再相见的。愿你一生幸福。”

昔日,主仆两人抱头痛哭,难舍难分,七八年的情分在其中。

不久后,黄安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秋围。李桐为他准备行囊,嘱咐道:“夫君,此去省城参加科考,千万不要牵挂家里。母亲我会照顾好的,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不必太过拘谨。”

黄安笑着回应:“我的娘子怎么变得这么啰嗦了?我又不是个三岁小孩,别担心。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一定会中个好名次,到时候骑着高头大马来接你,我们好好享受生活。”

李桐嘴角含着泪,点了点头。夫妻两个难舍难分,李桐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城外十里亭终于分开。李桐才回去,直到看不见黄安的身影。

几个月后,李桐收到省城来的信,是黄安寄回来的。报喜来临,黄安不负所望,中了解元。即日便赴京城参加会试,嘱咐李桐要好好照顾自己。

李桐喜极而泣,急忙把信读给婆婆听。黄母感慨万分,心中百感交集。她把所有的功劳都归根于李桐。

拉着李桐的手,黄母激动地说:“儿媳妇,你是安儿的福星。自从你们成亲后,家里一切都好了起来,真是谢谢你。”

李桐谦虚地说:“娘,都是一家人,说这话不是见外了。只要我们夫妻同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黄母欣慰地点点头:“是,是。”

那个晚上,喜悦洋溢,兴奋难抑。夫妻俩聊到深夜,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某一天,李桐带着手艺精湛的绣品去街上卖。因为手艺不错,很快就卖光了,然后去附近的铺子买了些米面,正准备回家时,她发现有个小乞丐一直跟着她。

李桐停下来,回头看着小乞丐。她好奇地问:“小兄弟,你一直跟着我做什么?是不是饿了?姐姐这有几文钱,你拿去买个包子吃吧。”

小乞丐没有接过钱,却直愣愣地看着李桐,然后哽咽着说:“姐姐,你是姐姐,你是我的姐姐。”

李桐也感到愣住了,心想这小乞丐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吧。

小乞丐接着说:“姐姐,我是李成,我是你弟弟李成。”

“我的弟弟?”李桐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情。与弟弟失散多年,他不是被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厮了吗?怎么变成乞丐?

李桐仔细看了看小乞丐,扒开他耳后的头发,看到了那个黑色的胎记,确实是自己的弟弟。

李桐赶紧把弟弟带回家,姐弟俩说了很多分开后的事情,然后抱头痛哭。如今终究团圆了,不再让弟弟受苦,不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桐带着弟弟去拜见了婆婆,将自己和弟弟的身世说了一遍。婆婆感到心疼,叮嘱李桐好好照顾弟弟。

此后,弟弟就在黄家安了下来。李桐介绍他去酒楼做了一名活计,平时认真工作。酒楼提供食宿,于是李成搬到酒楼后院居住,方便工作。

几个月后,传来黄安中了状元,即将回家。地方官员纷纷上门贺喜。终于熬出头了,李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久后,黄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回到县衙,开始履行知府的职务。他带着母亲、妻子和妻舅一同搬进了宽敞的知府府邸,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数载之后,李桐为黄安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庭逐渐变得富足。黄安一直以清正廉明的官吏形象为人民所敬仰,他的执政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李桐带着孩子、丫鬟和婆子一同走出知府府邸,准备到街上购物。突然间,她们发现一个女乞丐晕倒在街头。出于善心,李桐决定将她带回家,并急忙请来了郎中。原来,这位女子是因为饥饿而晕倒的。李桐安排人准备了食物,并为她安排了洗漱。经过一番照料后,她露出了二十多岁的容颜。

然而,李桐总觉得这位女子有些眼熟。在交谈中,她得知这位女子竟然是当年的陈小姐,名叫陈碧。时过境迁,命运多舛,没想到再次相见却是在这样的困境下。

原来,陈碧当年嫁给了太原知府,但几年后,因为知府大人贪赃枉法,被处决。父母也因为被牵连而丧命,陈碧沦为流浪街头,艰难度日。

李桐感慨于陈小姐当年的帮助之情,毅然决定留她在知府府邸内生活,并成为了亲如姐妹的朋友。两人的感情比从前更加深厚。

更为令人欣慰的是,李桐成功撮合了陈碧与自己的弟弟,使他们成为了夫妻。李成勤勤奋肯干,通过了衙门的考核,成为了一名狱官。这一切都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