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到寡妇家避雨后双手溃烂,道长:摸了不该摸的东西
安溪县城有个年轻的书生,名叫黄达坤,这位黄公子不仅学问一流,而且人也长得帅气,可他有个致命的毛病,就是一肚子花花肠子,看见漂亮姑娘,就迈不动腿了。
五月的一天,黄达坤的一位好友来信,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这位好友家在泉州,那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方。
黄达坤收到书信后,很是高兴,就带着书童阿贵,一起去了好友家里。
好友盛情款待黄达坤自不必说,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好吃好喝招待着,还特地带着他到附近的风景名胜,优哉游哉的游览了一番。
黄达坤在泉州玩的是乐不思蜀,直到家中老母接连写了几封信,催促他回家,他这才拜别好友,启程回家。
黄达坤带着书童阿贵,这天走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子,两人正走着,忽然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刹那间,密集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这儿地处偏僻,两人没处躲没处藏,瞬间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黄达坤心中暗自叫骂,这鬼天气!还是阿贵眼睛好使,指着不远处说道,快看公子,那儿有座宅子。
黄达坤抬头一看,可不是嘛,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农家的宅院,他大喜过望,急忙跑了过去,上前拍打院门。
过了一会儿,院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谁啊,来啦,来啦,话音刚落,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美艳的少妇走了出来。
黄达坤一看到这位少妇,不由得春心荡漾,哎呀,这位少妇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只见她眼眉如画,肤如凝脂,端地是个大美人,黄达坤的眼睛都看直了。
少妇见一个陌生的书生,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不免有些生气,嗔怒道,公子,你找谁啊?
黄达坤赶紧回道,小娘子,我们是过路的,你看外面雨下得这么大,我又没有带雨伞,能不能到你家避避雨。
少妇听罢,就是一皱眉,回道,公子,我家没有男人,这只怕多有不便,你们还是赶快离开吧。
黄达坤见少妇这么说,只得悻悻的转身离去,这时候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少妇见黄达坤浑身上下淋的透湿,又有些于心不忍,于是说道,公子,我看你像个读书人,知书达理,这样吧,就进来避避雨吧。
黄达坤闻听,大喜过望,说道,多谢小娘子,等雨一停,我们立马就走。说罢,他牵着马走进了院中,阿贵帮忙拴好了马,两人跟在少妇的身后进了屋。
进屋落座之后,少妇拿来了干毛巾,请黄达坤擦去了身上的雨水,又端来了热茶,说道,公子请慢用。
黄达坤自是感激不已,随即自报家门,说了自己的姓名,说自己和书童是去泉州访友,刚刚从外地回来,路过这里的,然后问那位少妇,敢问小娘子芳名?
少妇回道,我叫紫涵。
啊,原来是紫涵娘子,失敬失敬,不知为何你独自住在这里,你的家人呢?
黄公子有所不知,我家相公三年前不幸离世了,所以我一直寡居在这里。
啊,原来是这样,紫涵娘子,我真不应该问这些。
哦,这也没什么,不知者无罪嘛,说到这里,紫涵稍微停顿了一会儿,脸微微一红,继续说道,黄公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帮帮忙,不知你能否答应?
诶,小娘子何必如此客气呢,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管开口就是了。
黄公子,是这样的,我睡的卧床的一只床脚,因为受了虫蛀,有些歪斜了,需要用东西垫一下。
但是这雕花大床非常沉重,我一人实在是抬不动,今天恰巧公子在这,能不能请你帮我抬一下床,我也好把床垫平整。
哦,我当是什么事呢,就这么点小事啊,好说好说,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嘛,我愿意效劳。
说罢,黄达坤起身跟着紫涵走进了她的卧房。
黄达坤走进卧房,只见紫涵的房间收拾的非常干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那是女子身上特有的香气,黄达坤不觉得心生荡漾,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了。
黄达坤用力抬起了床头,紫涵则将一个小木块放在了床脚下面,然后坐上去试了试,满意的点点头,嗯,这下好了,多谢黄公子,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和紫涵挨着这么近,她身上独有的体温和芳香,早已将黄达坤迷得神魂颠倒了,但这毕竟是在小寡妇的家里,他也不敢太造次了。
黄达坤随手摸起了床上的绣花枕头,拿言语调戏紫涵,说道,小娘子睡觉的枕头,真是美艳绝伦啊。
紫涵看到黄达坤摸绣花枕头,吓得脸色大变,惊声叫到,黄公子,快放下,千万不要摸枕头。
黄达坤不以为然,嬉皮笑脸的说道,小娘子,你怕什么嘛,只不过摸一下你睡觉的枕头,又不会损你一根毛发,你那么紧张干什么。
你这枕头下面,是藏着你的抹胸,还是藏着你的罗裙啊,哈哈哈。
说罢,黄达坤顺手就拿起了枕头。
紫涵见状,吓得面如土色,大喊一声,不要!但是为时已晚,黄达坤已经掀开了枕头,只见枕头下面是一把柳木刀。
这把柳木刀三寸长,一寸来宽,乃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做成,刀柄上还刻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符咒,黄达坤自然是不认得。
他将柳木刀拿在手中把玩,笑嘻嘻的说道,小娘子,这是什么呀,怎么放在你的枕头下面啊?
紫涵见黄达坤把玩柳木刀,吓得面如死灰,一把夺过了柳木刀,拽起黄达坤就往外面推,喝道,快走,快走,你快走!
黄达坤闹蒙了,诶,我说小娘子,你赶我走作甚,我又没有得罪你啊。
紫涵厉声说道,黄公子,你就要大祸临头了,快走,快走!
这时候外面的雨已经停了,黄达坤只得带着阿贵,骑马离开了这里。
一路无话,黄达坤顺顺利利回到了家里,黄母见儿子平安归来,心中自然是万分欢喜,赶紧吩咐家仆,接过黄达坤的行囊,让他去好好休息。
黄母又吩咐厨房,摆了一桌丰盛的家宴,为儿子接风洗尘,这自不必说。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三天过去了,黄达坤嘛事没有,该吃吃,该喝喝,一切安如往昔,他还暗自好笑,紫涵说的那么吓人,什么大祸临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就在黄达坤以为没事的时候,突然就病倒了,这病来的极其凶猛,令他毫无防备。
起初只是头疼脑热,继而发起了高烧,连续数日高烧不退,很快双手就开始溃烂,肿起了老高,流着血水,令人看了瘆得慌。
黄母见儿子病得这么重,忧心忡忡,急忙请来了大夫,为儿子治病。
可是大夫看过后,都直摇头,说道,老夫人,你儿子的病,很是奇怪啊,我们见都没有见过,这连病因都查不出来,叫我们如何用药啊,说罢就走了。
黄母听到大夫这么说,心中越发焦急,于是花费重金,请来了县城最有名的大夫,为黄达坤看病。
这位名医为黄达坤把脉之后,连连摇头,对黄母说道,黄夫人,老夫从医数十载,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病症啊,老夫也是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说罢,这位名医也起身告辞了。
这下老夫人傻眼了,哭的是死去活来,我的儿啊,你这是怎么啦,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娘的也活不了啊。
黄老夫人这一哭,府里的丫环家仆,也跟着一起抹眼泪,刹那之间,黄府上下沉浸在一片哀痛和绝望之中。
就在这时候,一个丫环急匆匆跑了进来,说道,夫人,玄阳道长来了。
黄母听罢,赶紧抹了一把眼泪,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回到,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不大一会儿,一位身材高大、仙风道骨的道长缓步走了进来,这位就是玉清观的主持玄阳道长。
说起玄阳道长和黄家的交往,那还有一段渊源。
黄达坤的父亲黄员外,生前乐善好施,是县城有名的大善人,名声很好。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有一年冬天,玉清观不慎失火,玉皇大殿被烧毁了,这在县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县城的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就要到玉清观烧香祈福,玉清观被毁,老百姓连个烧香的地方都没有了,无不感到惋惜。
玉皇大殿被焚毁,玄阳道长也很是焦急,有心重建玉皇大殿,可这需要一大笔银子,他一个出家的道士,上哪儿去弄那么多钱?
正当玄阳道长为这事发愁的时候,黄员外知晓了此事,他当即慷慨解囊,带头发起了募捐,为重修玉皇大殿,捐赠了五千两白银。
在黄员外的带动下,县城的地主大户纷纷慷慨解囊,你一千我两千,短短一个礼拜的工夫,重建玉皇大殿的银两,很快就筹齐了。
为此玄阳道长对黄员外是感激不尽,两人结为了好友,时常来往走动,虽然如今黄员外已经过世了,但是玄阳道长还是常常来看望黄达坤母子。
玄阳道长见到黄老夫人,口中唱了个诺,无量天尊,老夫人一向可好。
黄夫人哀伤的回道,道长,我儿如今命悬一线,还望道长出手相救啊。
老夫人,莫要担心,我正是为此事而来,请带我进去看看。
诶,好好好,黄夫人听罢,欣喜不已,赶紧将玄阳道长请进了黄达坤的卧房。
玄阳道长走进卧房,只见黄达坤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煞白,没有一丝血色,双手溃烂,简直是惨不忍睹。
玄阳道长见此情景,不由得眉头紧锁,黄母见了,心中愈发担忧,急忙问道,道长,我儿子究竟得的是什么病,还有救吗?
玄阳道长缓缓回道,老夫人,你儿子压根就没有生病,而是被人下了蛊毒。
啊,道长,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谁,谁这么恶毒,要害我儿子!
老夫人,你莫心急,我且问你,你儿子最近都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
我儿最近一直在家啊,也没有做什么啊,对了,道长,前不久他去了一趟外地,到一个朋友家里小住了几天。
哦,竟有此事,他是跟谁一起去的?
他是跟书童阿贵一起去的。
好,老夫人,你即刻把阿贵喊来,我有话要问他。
是是是,不大一会儿,阿贵被叫了进来,阿贵深深朝玄阳道长施了一礼,小的拜见道长。
玄阳道长看了阿贵一眼,凝重的说道,阿贵啊,你跟公子去外地访友,这一路上见过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你得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告诉我,一点都不许隐瞒,知道了吗?
是是是,阿贵哪敢隐瞒,就把黄达坤怎么到紫涵家避雨,他怎么用言语调戏小寡妇,又怎么被赶出来的经过,详细叙说了一遍。
玄阳道长听罢,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根结就出在这里了。
黄夫人不明白怎么回事,急忙问道,道长,究竟是谁对我儿下蛊毒?
黄老夫人,你儿子言语轻浮,惹怒了一个小寡妇,才遭此劫难。
啊,道长,您可有破解之法?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小寡妇对你儿子下蛊毒,这破解之法,还是要找到小寡妇本人才行啊。
啊,是这样啊,这,这,这—如何是好!
老夫人,你莫要心急,玄阳道长劝慰到,你马上安排马车,我带着黄公子,请阿贵带路,这就前去小寡妇家中赔罪,唯有如此,才能够解除你儿子身上的蛊毒。
好好好,我马上就安排,说罢,黄老夫人安排了两辆马车,黄达坤单独坐一辆马车,身边有两个家仆服侍。
玄阳道长和阿贵坐一辆马车,在前面带路,急匆匆往城外奔去。
阿贵的记性真不错,很快就找到了紫涵的家,于是赶紧上前拍打院门。
不大一会儿,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了,紫涵走了出来,一看眼前的阿贵,身后还跟着一位老道,她就是一愣,你们怎么来啦?
阿贵哀求到,夫人,我家公子重病不起,眼看就快不行了,求你放过他吧。
说话间,两个家仆抬着奄奄一息的黄达坤,站在了门口。
紫涵一看黄达坤如此惨状,顿时惊慌失措,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时候玄阳道长走上前,轻声说道,夫人,黄公子对你多有冒犯,念在他年少无知,并无恶意,求夫人就饶了他这一回吧。
紫涵回道,道长,这里不是讲话的场所,请你们进屋再谈吧,说罢将他们请进了屋里。
待宾主落座,紫涵奉上了香茶,说道,道长请用茶。
玄阳道长微微点头,回道,多谢夫人,继而开门见山的说道,夫人,如果我没有猜错,黄公子中的蛊毒,是被你家中的柳木刀所致的吧。
啊,道长,你,你怎么知道?
夫人,你别问我怎么知道,你先回答我,是也不是。
是是是,的确如道长所言,黄公子身上的蛊毒,就是柳木刀所致。
夫人,我看你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农家女子,这下蛊之事,应该是有人帮你完成的吧,究竟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跟我说说?
哎—-道长既然问到这里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紫涵这才叙说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紫涵的丈夫生前是个买卖人,小两口结婚后恩恩爱爱,如胶似漆,日子过得非常甜蜜。
不料三年前,紫涵的丈夫不幸染病去世了,紫涵从此就成了一个小寡妇,独自居住在家中。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话说得一点不假,附近村里的地痞混混,还有过路的客商,见到紫涵后,无不贪念她的美色。
胆子小的混混就言语挑逗她,色胆包天的流氓就要强行非礼她,甚至是霸王硬上弓,紫涵拼死抵抗,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这一天,有一位过路的老尼姑到紫涵家讨水喝,紫涵心地善良,不仅给了老尼姑水喝,还留她在家吃了一餐午饭。
老尼姑见紫涵愁眉不展,于是问道,施主,看你忧心忡忡,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不妨说出来,贫尼或许能够为你排忧解难。
紫涵见老尼姑出于一片赤诚,就把自己常常受到流氓骚扰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尼姑听罢,略微思索了片刻,回道,施主,既然你我有缘相识,我就替你解除苦难,说罢,老尼姑从包袱里面拿出了一个柳木刀,送给了紫涵。
老尼姑对紫涵说道,你将这柳木刀放在枕头下面,如果再有人对你无礼,你就拿这个敲击他的脑袋,保你平安无事。
紫涵接过柳木刀,起初还心存疑惑,心说,就这么个小玩意,能有那么大的功效吗?
后来村里的一个混混,半夜闯进紫涵的家里,将她拖进卧室,就要强行无礼。
紫涵情急之下,抽出柳木刀狠狠敲了一下混混的脑袋,混混立马变得疯傻了一般,时哭时笑的跑了,没过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打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骚扰紫涵了,她也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说到这里,紫涵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道长,那天我已经提醒黄公子了,叫他不要触碰枕头下面的东西,是他自己色欲熏心,非要去拿柳木刀,我无意加害于他,这也怨不得我啊。
玄阳道长听罢点点头,回道,施主,既然我们求到这里来了,还希望你高抬贵手,饶了黄公子这一次,你能不能把柳木刀交出来,唯有这样,我才能够救他性命。
紫涵心地善良,本来也不想加害黄达坤,看到他如此惨状,不免心软了,于是就把枕头下面的柳木刀交给了道长。
玄阳道长立刻取来丹砂、白酒、决明子放在碗中,搅拌之后混合在一起,点燃了白酒,随即将柳木刀放在火焰之上烧毁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黄达坤的身体就渐渐康复了,高烧已经退了,溃烂的双手也逐渐愈合了。
黄达坤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看见玄阳道长站在眼前,当即就是一愣,问道,道长,你怎么在这里啊?
这时候阿贵在一旁抢先回道,公子,你还不知道吧,你都病了一个多月了,多亏道长救了你啊。
阿贵随即就把黄达坤怎么罹患怪病,久治不愈,玄阳道长怎么把他带到紫涵家里求情,如何救了他性命的经过,详细叙说了一遍。
黄达坤听罢,瞬间就惊呆了,连忙向道长致谢,多谢道长救命大恩,我还以为自己只不过是睡了一觉,没想到闯下如此大祸,真是有劳道长了。
玄阳道长微微一笑,回道,黄公子,此番劫难皆是因为你贪淫好色所致,你可得吸取教训啊,切莫再生淫念了。
黄达坤满脸羞愧,回道,是是是,道长教训的是,我再也不敢造次了。
玄阳道长指了指身旁的紫涵,对黄达坤说道,黄公子,你这次脱难,多亏了紫涵大慈大悲,饶你不死,你还不快向她赔礼道歉。
黄达坤满脸通红,朝紫涵深深施了一礼,说道,小娘子,都怪我少不更事,言语轻浮,在此向你赔罪了。
紫涵摆摆手回道,黄公子言重了,你行此大礼,我如何担待的起。
黄达坤向紫涵赔礼道歉过后,又休养了两天,身体逐渐康复如初,这才跟着玄阳道长回了家。
黄母见儿子的病好了,欣喜不已,要拿出重金酬谢玄阳道长,被他婉言谢绝了,玄阳道长说到,老夫人,送你一句话,往后要好好管教令郎,叫他谨言慎行,多行善事,日后必当有福报,说罢就匆匆告辞了。
黄母得知了紫涵的情况之后,带着黄达坤亲自登门拜访,收紫涵做了干女儿,还给她找了一个人品端正、家境殷实的夫家,让紫涵搬离了那个是非之地,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流氓混混的骚扰了。
黄达坤经历了这番劫难,终于洗心革面,发奋读书,后来金榜题名,一举考中了进士,在省城当了大官。#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