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在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野战军是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给人的感觉非常特别,似乎只有活力无限,战斗力超强的部队才会被称为野战军。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可是,细心观察后不难发现,现代军事史上,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用称呼,各国军队没有野战军这个称号,国民党军队也不叫野战军。

那么,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叫野战军?

首先,野战军是没有固定的防区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八路军、新四军,土地革命时期叫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诞生的背景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破坏国共合作,屠杀共产党人,以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发动南昌起义,组建了共产党的武装。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蒋介石为什么要背叛革命,因为他借助共产党的力量,完成了北伐,基本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华民国元首,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俗话说过河拆桥,他不需要共产党了,他要搞独裁,所以要清党,要迫害、消灭共产党。

这时候的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掌握着国家资源,组建的军队也非常强大。

在白色恐怖下发动起义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是反政府武装,在国民党眼里,是“非法”武装,无论是军费、军队人数,武器装备都不能跟国民党军队相提并论,控制区域也非常小。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红军成立后在全国建立若干个根据地,根据地都在偏远山区和偏僻地区,大城市在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之下。

而且红军成立后,国民党将其视为眼中钉,不遗余力进行围剿。

在此情况下,红军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没有非常固定的区域。

即使在中央苏区,经过国民党的几次围剿之后,也不得不撤出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时候的红军,其实就是野战军,没有固定地盘;只是规模较小。不过当时的中国工农红军叫方面军,一共三个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纵观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是成长阶段,很少主动进攻,基本上处于守势,所以还配不上野战军这个充满进攻气息的名字。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而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一般来说都有固定的防区,驻守在交通要道,大中城市,当时国民党政府管它叫绥靖区。

当时国民党在全国一共设立了16个绥靖区,总部大都在省会城市或其他大中城市。

绥靖区的上级机构叫绥靖公署,再上一级指挥机构叫行营,一听名字就是固定的,让人想起我们军棋中的行营,在战斗中,棋子只要进入行营就进入安全区域了,免受任何攻击。而土地革命时期,敌强我弱,红军是没有这样的行营的。

到了抗战时期,战争的态势依旧是敌强我弱,只不过主要敌人变成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中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总兵力在10万人左右,无论是人数、武器装备都无法跟日军相提并论,所以在抗战中以游击战为主。

即使建立了根据地,在面临日军扫荡的时候,还是要转移的。这个时期,我军是以山区,湖泊开展游击战;在平原地区开展地道战、地雷战跟日军周旋,在游击战中消灭日军。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更多精彩资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我军在抗战时期,依旧是野战,但是野战的规模非常小,除了百团大战,大都以小规模战斗为主,所以不能叫野战军。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战场形势发生明显变化,那就是解放军总兵力大大提高,共有22个纵队(师)、94个旅,总兵力将近130万。

这时候的解放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今非昔比,已经具备了挑战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不再小打小闹,要进行大兵团作战,战场态势和 战争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此背景下,野战军诞生了。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确切地说,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不再一味防守了,而是具备了跟国民党军队一决雌雄的能力,目的是消灭几百万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党中央把华北、华东、东北、中南等地我军武装力量进行汇编,旗下的游击队小队、大队等小股武装进行整编,攥成拳头,改编成较正规的大规模作战集群,来完成作战任务。

这个时期的野战军,目标是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不是占领大城市,作战区域也不固定,根据战争需要,打到哪算哪。不过解放战争初期的解放军,很少打攻坚战,作战区域都在广阔的东北、华北等地。

即使解放战争中后期,解放军打到西北、华南、西南,作战方式还是流动的,野战为主,所以称野战军名副其实。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野战军的编制相当于方面军,下面有若干兵团和军(起初叫纵队),还有的野战军有少数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人数不等,从数十万至百万不等,涵盖了共产党军全部精锐主力。

1948年11月1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便尽快解放全中国,毛泽东、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

正是在这时候,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当时解放军中有五大野战军,因为华北野战军的兵力较少,一般不承担战略级作战任务,因此在多数史料中,称四大野战军:

一野,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张宗逊、习仲勋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总兵力16万;名将有王震、许光达、彭绍辉、廖汉生、周士第、郑维山、张德生、陶峙岳等。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在1947年7月就成立了,成立时间最早。它的最大贡献是,粉碎了西南王胡宗南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圆满完成了掩护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延安的任务。在当时的条件下,完成这项任务实属不易。

西北野战兵团以2万余人的兵力,在粮食、弹药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和兵强马壮的蒋介石嫡系部队连续进行了三场较量。即青化砭、羊马河、蟠龙3次战役。

三次战役,三战三捷,歼敌1.4万人,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紧接着,西北野战军又打垮了马家军,为我军全国反攻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野,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总兵力越20万;名将有陈赓、杨勇、王树声、李德生、秦基伟、周希汉、王近山、陈再道、陈锡联、苏振华等。

二野组建于1948年5月,二野的最大贡献是与华东野战军一起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55.5万余人,一举解放了整个淮海地区。

解放战争后期,二野主力和第一野战携手横扫大西南,进行了成都战役,一举歼灭胡宗南等部90余万人。1950年,二野继续向西南进军,组织了滇南战役。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三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粟裕、张云逸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总兵力约27万;三野的主要班底是江南新四军,名将有徐海东、唐亮、钟期光、许世友、傅秋涛、张爱萍、谭震林、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韦国清等。

四野,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罗荣桓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总兵力103万;四野主要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名将有谭政、邓华、黄克诚、萧克、萧劲光、刘亚楼、韩先楚、黄永胜、程子华、李天佑、梁兴初、钟伟、刘震、赖传珠 、邱会作、洪学智等。

四野在解放战争中,进行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辽沈战役,拉开反攻序幕,接着又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起了第二个战略决战性的战役平津战役,基本上确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局。

平津战役结束后,四野马不停蹄挥师南下,和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饮马长江,接着再接再厉解放广西,又将红旗插上海南岛。

除此之外,还有个第五野战军。不过在解部队历史放战争中,中央军委曾授予四个野战军番号,没有第五野战军这个番号。

五野是由原华北军区部队改编而成,华北军区是五大军区中唯一没被军委授予野战军番号的军区。

但是,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光是元帅就出了两位:聂荣臻、徐向前。名将有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耿飙、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叫“野战军”?

其实野战就是运动战,野战军是大规模的野战部队。

野战是战争主要作战形式,即使像莫斯科战役、长沙保卫战等攻城战,也离不开野战。虽然多数国家没有野战军这个名称,但改变不了其野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