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一个人,打开微信就行了

看清一个人,打开微信就行了

千人千面,万事万解。

平时生活中的小事,最能看清一个人。

在网络时代,微信里的人和事,千姿百态。

一张图片,一条消息,看似无意,本是有心。

01

群里安静的人,独处守心。

孔子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人,能够举起城门上的门闩,但是他并不靠力量出名,在很多时候,他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连几岁的孩子,都可以和他辩论。

墨子善于防守和进攻,但是他不主张动武。在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时候,他提前破解了鲁班做的云梯,从而阻止了一场战祸,他的名气,重点在哲学。

列子对以上两位大人物点评:“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越是强大的人,看起来越弱小,甚至卑微得如蝼蚁,不被人发现。

微信里,有很多的群,常常有人在群里炫耀,发表自己的高见。也有人,财大气粗,动不动就丢一个大红包。

把自己最厉害的一面展示出来,似乎变成了我们的习惯。

培根说过:“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在群里很少说话,还使劲隐藏自己的人,不是不厉害,而是做人低调,习惯了独处。这样的品格,值得我们点赞。

选择私聊,少一点群聊,是情商,也是撇弃无用的社交,守住真正靠谱的关系。

02

朋友圈干净的人,向往美好。

有人在朋友圈里点赞,有人在发牢骚,还有人在贬损别人……万花筒一样的生活、心情,都在朋友圈里有体现。

这样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有。

比方说,明朝的何景明,才高八斗,有些傲慢,对宋代的文学,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

朋友杨慎送来寇准等人的诗作,给何景明看。

刚开始,何景明不知道是谁写的,赞美了一句“不错”。

当他知道是宋朝的诗之后,说“细细看,不咋地”。

《傲慢与偏见》里写道:“骄傲多半涉及我们怎样认识自己,而虚荣则多指我们想别人如何来看待我们。”

每个人都想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得到表扬,那么谁来做“嫁衣”呢?可见,那个愿意鼓励别人的人,比发朋友圈的人,更可贵——他的心是干净的。

用干净的心去看朋友圈,就不会发现污浊的东西。遇到污浊的人和事情,不仅是物理上的屏蔽,而是精神上的屏蔽。

如果看到一个人的朋友圈,干干净净的,一定会吸引你;如果有人给你真诚的点赞和祝福,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发什么内容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如果心干净,看到做微商的人,也不会讨厌,毕竟人家也要生活。

03

相片做头像的人,真实可靠。

男人假扮成美女主播的消息,已经见怪不怪了。

美女主播,其实是徐娘半老的阿姨,也常常会遇到。

打开头像,让你有好的印象,也许是一个套路。因此我们不能凭借主观印象去判断一个人,而是看清真实情况。

用网络上美女做头像,其中多半有诈,或者在掩盖什么;用不认识的帅哥来做头像,有遮羞的可能。

唯有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才会给人真实感。

我的一位同学,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当他找我聊天的时候,我马上就想起他是谁,彼此沟通就简单了。

同学说:“我在一家餐厅做主管,就在某座城市,某条街。”

他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对熟人公开。这样的聊天,很舒服。

演员周迅在回想起做模特的生涯,毫不遮掩地说:“为别人当模特都是在演某个角色、某种状态,而大齐镜头下的周迅肯定是最自由、最真实、最放松的周迅。”

长得好不好是一回事,能不能亮相是另一回事。

如果真实的名字加上真实的头像,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会太差。

04

及时回复的人,待人热情。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发出去的消息,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下次和对方见面了,对方直接告诉你:“哦,忘说了,上次那件事……”

遇到及时,求助谁,但是第二天才收到对方的消息。万事,已经过期了。

及时回复,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也提醒了社交关系的好坏。

如果彼此都很忙,可以回一句:“有话直说,工作中,忙碌中。”或者给一个表情,允许别人说下一句。

在单位上,上司常常强调:“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也许事情并没有办好,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办到什么程度了,大概多久可以办好。这样的话,大家心中有数,不会乱套。

在家庭里,回复一句,让关心你的人,不会着急。是否可以回家吃饭,说一句,才不会浪费粮食。

在亲戚朋友交往时,及时联系,不让对方久等,关系才能维系。哪怕是拒绝,也应该干脆地说出来,别让对方猜想,有太多的幻想。

做人,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05

作家王小波说:“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

再小的世界,也是世界;再小的人物,也不可小觑。

闲来无事,整理自己的微信,头像弄得漂亮一些,柔一些;言语少一些,真实一些;朋友圈干净整齐一些,给别人郑重其事地点个赞,送一朵虚拟的花,一杯虚拟的茶;别在乎什么群聊,那只是工作需要而已。

人生本是过客,遇见的都是缘分,就是匆匆一瞥,也要惊鸿一瞥。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