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黄豆烛台案
清朝年间,有个县令名叫赵文轩。这天早上,赵文轩刚吃完早饭,就见仆人神色慌张地前来禀报:“老爷,出大事了!昨晚孙老先生去世了。”
“什么?”赵文轩心头一震。这孙老先生可是个学识渊博的老秀才,平日里常和赵文轩一起谈诗论文,两人很是投缘呢。此刻听到这噩耗,赵文轩惊得呆若木鸡,当下便带着县衙的钱捕头直奔孙家而去。
一踏入孙家院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了一惊:孙老先生的睡房已经被烧得黑乎乎、一片焦黑,他的遗体就放在院里临时搭起的灵棚中,盖着一块一丈多长的白布。旁边跪着他的大儿媳秀兰和小儿子学义,还有丫鬟小荷。
秀兰见赵县令来了,赶忙止住哭泣,起身行礼说道:“民女见过赵大人。”
赵文轩回了礼,抬眼扫视一圈后,脱口问道:“学礼哪里去了?”学礼是孙老先生的大儿子。
秀兰急忙回答:“禀大人,相公三天前到苏北去买豆子了。我已经派人去报信了。”
赵文轩知道,孙老先生的这个大儿媳特别能干,做的豆腐那是一绝,她经营的豆腐店生意十分兴旺,于是“哦”了一声,安慰道:“大公子不在,辛苦你了。”说完,便带着钱捕头走进灵棚,朝着孙老先生的遗体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随后,赵文轩满是疑惑地问秀兰:“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失火了呢?”
秀兰叹了口气,带着哭腔说道:“大人您有所不知呀,我公公向来喜欢晚上看书,平常看完书迷迷糊糊就睡了,蜡烛燃尽也就没事了。昨晚呀,肯定是他睡着后,烛台被老鼠碰倒了……”
“烛台被老鼠碰倒?”赵文轩像是随意追问,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秀兰接着说:“前几天,老爷还说起睡房里有老鼠闹腾呢。唉!都怪我这个做媳妇的没把这事当回事儿。要不然,也不会……”说到这儿,她越发伤心,哽咽得更厉害了。
院里的气氛沉闷压抑,赵文轩心里悲痛万分,深深地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朝着孙老先生的睡房走去,钱捕头紧紧跟在后面。
秀兰赶忙劝道:“大人还是别去了吧,那屋子烧得不成样子了,会弄脏大人您的衣服的。”
赵文轩摆了摆手:“我又不是什么娇贵身子,还怕衣服沾点灰不成?”
说话间,赵文轩走进了孙老先生的睡房。看着那一片黑漆漆、焦糊糊的景象,他不禁眼眶泛红,落下泪来。
突然,赵文轩瞧见,在孙老先生睡床的位置,几根焦黑的木头旁,有一个青铜烛台。他走过去仔细一看,发现那黑焦木头的夹缝里,还有几粒色泽鲜亮的黄豆,便弯腰把烛台和豆子捡了起来。
秀兰解释说:“禀大人,这肯定是我昨晚炒的豆子。公公平时就爱边看书边吃这个……”
谁知她话还没说完,赵文轩突然把手里的烛台和豆子往地上一放,捂着肚子,一脸痛苦地叫道:“对不住,我……我得去一下茅厕!”说完,也顾不上失礼,匆忙跑了出去。
钱捕头看着赵文轩这般模样,心里觉得很是奇怪。
过了一会儿,赵文轩回来了,满脸不好意思地朝秀兰点了点头。接着,他沉思了一会儿,又问秀兰道:“那……昨晚这场大火,是谁先发现的?”
秀兰刚要开口,孙老先生的小儿子学义不知何时进了屋,在他们身后抢着回答:“大人,是我先发现的。
昨晚我被尿憋醒,从房里出来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很浓的焦糊味,扭头一看,才发现是爹爹的睡房着火了。我赶紧喊在豆腐房干活的嫂子和小荷来救火,可那时已经晚了……”学义说到这儿,“呜呜”地哭了起来,再也说不下去了。
赵文轩心疼地把学义搂进怀里。
秀兰看着这情形,声音颤抖地说:“大人,别在这儿待着了,去堂屋坐坐,喝杯茶吧?”
赵文轩点了点头:“好,我也确实有些口渴了!”说着,抬脚就离开了那片废墟。
就在赵文轩喝茶的当口,秀兰突然发现钱捕头不见了踪影。正想问呢,只见钱捕头带着几名捕快从门外闯了进来。
赵文轩冲着捕快大声喝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杀害孙老先生的这一对恶仆给我抓起来!”
捕快们闻声,立刻一拥而上,把秀兰和小荷按倒在地。秀兰和小荷满脸惊愕,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赵文轩“哼”了一声:“你们还敢喊冤?有什么话,到县衙再说去!”说完,他又安慰了学义几句,便带着众人赶回县衙,吩咐钱捕头把秀兰和小荷分别关进两个牢房。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赵文轩先审问秀兰。可不管怎么问,秀兰除了喊冤,别的话一句都不说。钱捕头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就想动用刑罚,却被赵文轩呵斥制止了。
赵文轩说道:“你什么时候见我对犯人用刑逼供了?破案靠的是脑子,可不是那些刑具!”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然后,赵文轩带着钱捕头来到关押小荷的牢房,说道:“姑娘,你家大少奶奶都招认了,你也认了吧!你要是主动认了,本老爷做主,一定从轻发落你。”
可小荷这丫头就像个木头似的,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钱捕头在一旁看着,心里暗自想:还以为大人有什么高招呢,这不还是老一套嘛。
就在这时,只听赵文轩严厉地对小荷说:“让你招,你不招?那好,我现在就把大少奶奶招供的事儿说给你听听!”
钱捕头心里一愣:秀兰啥时候招了呀?除了喊冤,她可啥都没说呢!
但赵文轩却像确有其事一样,有条有理地讲了起来:“大少奶奶起了杀害你家老爷的心思后,就让你悄悄在青铜烛台的空心里面放上干黄豆,再倒进去一点水,然后把蜡烛轻轻插上去;到了晚上,你家老爷看完书迷糊睡着后,蜡烛还燃着,他不知道烛台空心里面的黄豆浸水后会膨胀,结果就把原本插在上面的蜡烛给顶出来了;正是那截燃着的蜡烛倒在书桌上,才引发了这场大火……”
小荷听赵文轩这么一说,吓得脸色煞白,魂都快没了,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不是民女不想说,是大少奶奶吩咐的,让我死也不能说呀。”
“哼!”赵文轩冷笑一声,“你们这主仆二人,真是丧尽天良,居然对孙老爷下这样的狠手?头天晚上,你们确实炒过豆子给孙老爷吃,可那不过是为了迷惑孙老爷和学义罢了。事后,你们怕秘密被人发现,还特意把烛台里的豆子都抖落出来了。”
小荷拼命点头,哭着说:“大人,我全说了吧!这几年,大少奶奶豆腐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可挣来的钱都得交给老爷供学义读书,她心里不情愿,想分家,可老爷不同意。所以,趁着前两天大公子外出的机会,她就拉上我干了这事。大人,我不敢不听她的呀!”
小荷都认了,秀兰还能说什么呢?她看到小荷签字画押的供词,无奈地长叹一声,也只好如实招认了。
就这样,一桩离奇的案子就这么被破了。
钱捕头很是佩服赵文轩断案如此迅速,可心里却想不明白:“明明秀兰没说过一个字,怎么大人好像对案情清楚得很呢?”
赵文轩叹道:“秀兰这妇人真是机关算尽啊。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失火现场的那些疑点,还是让我推断出了案情的真相。”
钱捕头不禁好奇地问:“我也去现场了呀,怎么就没发现呢?”
赵文轩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当时我捡起那个青铜烛台,感觉挺沉的。你想想,这么重的东西,老鼠哪能轻易碰倒呢?于是我谎称肚子疼去了趟茅厕,其实偷偷拿了一粒在房里发现的豆子。我放在嘴里一嚼,是生的,根本不是秀兰说的她炒给孙老先生吃的豆子。
我又想到秀兰是做豆腐的,肯定知道生黄豆遇水会膨胀的道理。学义说,他闻到焦糊味的时候,看到嫂子和小荷还在豆腐房干活。那么浓的焦糊味,她们怎么会闻不到呢?把这些疑点综合起来,我就推断出了案情的经过。”
钱捕头听了,不由得惊叹道:“大人推理环环相扣,真跟狄仁杰狄公一样厉害呀!”
赵文轩连连摇头,一脸沉重地说:“案子虽说破了,可我心里却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一个妇道人家,就为了点钱财,竟然如此丧心病狂,真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