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审阴案

 

民间故事:审阴案

话说在宋朝东京(今河南开封)有位姓李名志远的人,是个学识丰富的秀才,常常自我感慨道:“我这辈子别无所求,就希望能娶到一个既贤惠又漂亮的妻子,还得是出身清白、有名望的人家,而且对方不能看重钱财,得等我中了进士之后再娶。”

哪知道科举考试并不只看才学,他在一次科举中没考中,下一次又没考中。

因此,虽然有很多人前来提亲,但总是东家不成,西家不就。

时光飞逝,转眼就快三十岁了,他还是一事无成。这心里真是有苦说不出,最后抑郁而终。

他死后见到阴间的判官时告状说:“我因为长久以来没有妻子而来告状:是因为注禄官不通情理,我的文章也不被赏识;掌管婚姻的司官没有主见,婚姻档案也不清晰。

不知我何处得罪了他们,独独冒犯了这两位大人。

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眼看就要三十岁了。

乞求大人查明 ,让我心中的冤屈稍微得到伸张。”

“包公看完状词后说:“偏偏是秀才这类人喜欢怨天尤人。”李志远说:“不是李某爱抱怨,俗话说得好:遇到不平的事,总会有人站出来说话。

我经常看到阳间的举人和进士,有的人学识平庸却能高中;而有的人学识渊博却屡试不第。

又看到很多愚笨的汉子多有美貌的小妾,而那些英俊潇洒的丈夫反而只能独守空房。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怨恨呢!”

包拯说:“阳间有亏待人的官员,但阴间可不会亏待人。福禄姻缘,都是天生注定的,怨恨也是徒劳。”

李志远说:“阴间不会亏待人,但像我这样的人,也不该落到如此下场。

可能是衙门里的人作弊太多,就像阳间一样。因此才让我如此落魄,乞求大人让掌管婚姻的司官查明 。”

包拯说:“我最痛恨衙门里的蛀虫作弊,秀才你说得有道理。”

于是包拯就让鬼吏把掌管婚姻的司官叫来。掌管婚姻的司官说:“档案上并没有李志远的名字。”包拯说:“哪有这样的事?”再请注禄司官来查。

注禄司官说:“册籍上也没有李志远的名字。”包拯心中生疑,口中叫道:“天下竟有这样的事!阳间作弊手段多,阴间难道也不例外?”

满堂的官吏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包拯说:“把档案和册籍都拿来我看。”二司各自呈上,包拯查看时,并没有发现被改动过的痕迹。

包拯又问李志远:“你把你的出生年月日时写下来。”李志远一一写下呈上。包拯于是将年月日时查对,发现二司的簿册上只有张志远的名字,与李志远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

包拯心里明白了,于是把李志远带在一边,让二司离去。

他立刻奏报天庭,担心张志远可能是李志远的转世或者是有误。

天庭传下旨意:李志远改名为张志远,将会连科及第,并入赘到王丞相之女为婿。

包拯接了旨意后,就批写道:审问得知,目前尚未得志的李志远,就是将来会连科高中的张志远。

因为命运多舛而执着于科举,于是一诉而解决了两件事。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文章没有灵性,发达有早有迟的不同;档案不明确,姻缘却有巧妙的安排。

三十岁娶妻,也是古人的常理,四十岁中举也不算晚。不要怨恨阴间,让阴间的官员背上不公的恶名。

应该再去阳间,等待大材终有不被埋没的时候。改姓重生,长久单身也不要怨恨。

批完后,李志远(现已改名为张志远)被放回阳间,后来果然一一应验了包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