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其怀抱幼主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最终逃出生天的传奇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赵云不但武艺高强、英姿飒爽,还对刘备忠心耿耿,且不近女色、重视礼义,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不过,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后世享誉颇多的他于当时却并没有得到过什么重用。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相比于当时其他顶级将领,赵云极少独自领军作战,也没有什么傲人的战绩,甚至刘备称王、称帝时的两次大肆封赏都将其忽略。直到刘备去世,赵云才终于被封为征南将军,但在随后的北伐当中,他仅仅是率部作为疑兵迷惑敌人,并没有承担攻城拔寨的重要任务。那么,小说中位居五虎上将之列的赵云为何历史上却始终没能得到重用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赵云的实力并没有小说中那样强,功绩也没有小说中那么高。在《三国演义》当中,赵云刚一出场便大战袁绍麾下名将文丑,救出了原本命悬一线的公孙瓒,并成为其部下。后来,他奉命协助刘备救援徐州,并在任务完成后回到公孙瓒身边。公孙瓒败亡后,赵云数次拒绝袁绍邀请,一心投奔刘备,但直到刘、关、张三兄弟于古城相会后才再次出场,并正式加入刘备的阵营。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然而,《三国志》对于赵云的前期经历却只记载道:“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从史书来看,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令人惊艳的登场,其才能也没有任何展现。接下来,史书直接跳到了长坂坡之战,书中记载道:“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举兵南下,刘备抛妻弃子全力逃命,而赵云则在混乱之中保护甘夫人和幼主幸免于难。因为救下主母、幼主之功,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但这不过是刘备自创的一个官职。再往后,刘备攻取益州时,赵云跟随诸葛亮从荆州赶来相助,立下汗马功劳,于是被封翊军将军,而这同样是刘备“原创”的职位。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将分别被封为前、右、左、后将军,而赵云并没有得到丝毫封赏。章武元年(221),刘备登基称帝,张飞、马超分别被封为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连跟随刘备攻打益州时才崭露头角,和当年赵云一样被封为牙门将军的魏延都升任镇北将军,但赵云仍然没有得到晋升。

文推网–经典老剧|美剧下载|国产剧|港剧|台剧|日剧|韩剧|卡通动漫|纪录片|经典电影|戏曲|电子书

(wentuifa.com)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从刘备称王、称帝时两次“忽视”赵云来看,后者的功绩至少在刘备看来远不如关、张、马、黄等将领。刘备称王之前,关羽镇守荆州独当一面、张飞大胜曹魏名将张郃、马超帮助刘备夺下成都、黄忠更是直接斩杀夏侯渊,助刘备攻取了汉中。他们四人都可谓功勋卓著,得到封赏实至名归,而赵云在汉中之战中的表现和功劳却不见于正史。

根据出处不详的《云别传》记载,赵云在汉中之战时曾大胜曹军,引得刘备称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但其结果也只是军中将士为赵云取绰号为“虎威将军”。至于刘备称帝后封赏资历远不如赵云的魏延,则是因为后者镇守汉中立下了功劳。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在决定汉中守将的人选时,刘备没有选择众望所归的张飞,也没有选择赵云。之所以不选张飞,可能是因为刘备觉得张飞性情急躁,又喜好饮酒和惩罚士兵,不适合守卫城池;而不选赵云,或许是刘备认为他难以守住汉中,毕竟在此之前,赵云确实展现出了勇敢、忠诚等品质,其能力却始终存疑。

如上文所言,直到刘备去世,赵云才得以晋升为征南将军,并在之后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北伐。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行动中,赵云被任命为吸引曹魏都督曹真注意力的疑兵,由于实力上存在差距,他兵败箕谷,被贬为镇军将军。两年后,赵云去世,后来直到夏侯霸去世得到朝廷赐谥,他才也获得谥号“顺平侯”。

小说中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为何历史上却始终难得重用?
作为早期便追随刘备的将领,赵云在蜀汉众将中的资历几乎仅次于关羽、张飞,但当关羽北伐中原、威震华夏,张飞大破张郃,立下奇功时,赵云却并没有拿出符合期待的表现。或许,这是因为真实的赵云并没有小说中那般骁勇善战,也可能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阻碍了赵云建功立业。不论如何,客观事实便是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拿出足够好的表现,因此自然也就难以获得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