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和德军的较量–强大的德军最终败给了人口不足!

苏军和德军的较量–强大的德军最终败给了人口不足!

 

很多人可能对42、43年的苏军是个什么状态没有直观的印象,所以对其期望值过高。这么说吧,巴巴罗萨行动已经歼灭了苏联绝大多数的战前正规军,使得42年起的绝大多数苏军都是新参军入伍的正宗萌新。

按照朱世巍的说法(他已经是个感情上相当倾向苏联的写手了),苏联当时已经把若干青年年龄段的士兵基本打光,随后又将少年年龄段的男性全部征兵入伍,“300多万全世界最精锐、征服了全欧洲的德国士兵面前,不过是600多万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东线5:斯大林格勒》原话大意如此)。

到了43年,苏联其实更是雪上加霜,曾经俄国妇女7点多生育率换来的仿佛用不完的人力,都已经开始出现危机,600多万前线军人一度不增反减,可见已经无兵可征。所以梅林津《坦克战》曾提及第聂伯河战役中的某次战斗中,多数苏军尸体都已经可以明显分辨出不是青壮年年龄段的。这个说法从人口角度而言,应该是真的,这使得梅林津甚至产生了胜利不远了的错觉。然而没过多久,德国人力也崩盘了(并且更加惨烈,惨烈到44年夏天前德军仍是全线占据战术优势的一方,之后7个月时间就崩到了德国本土),苏联则解放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批被德国占领的人口,情况略有缓解。所以,42-43年间如果苏德两军基层素质和实力没有很大的差距,那反而是不正常的,违背客观规律的。

十年前战争艺术论坛几位大佬讨论库尔斯克战役,某大佬称:“第3装甲军在与南方集团军群主力以一条河流隔开,侧翼毫无掩护和友军支援的情况下,仍然推进了如此之远的距离,才是最令人惊奇的”。这可能就是当时两军硬实力的真实差距的反映。虽然主流说法一直强调同盟国对轴心国的绝对经济优势,但从现在的角度看,真正打垮德国的其实依然是44年的人力大危机,而这个情况也的确主要是东线造成的。当时15-35岁男性人口总共才不过1200万的德国,德国武装力量的总兵力就达到了1200多万人,在持续的消耗和歼灭下,很快德军中也开始充斥着大量中老年人和小孩。这个时候苏军的坦克部队通过战争的洗礼逐渐积累了经验,有了真正的大纵深作战的能力,然后战争初期的一些场景开始重现了,只不过双方的位置调转了过来,变成了苏联坦克军在白俄罗斯、罗马尼亚、维斯瓦-奥德河和东普鲁士等战役中大批收割德军的人头。人力达到临界点之后的德国,将这些拼凑起来的兵员用来对付兵源状况比较好训练也更充足的西线盟军的时候,效果自然更差,例如我自己注意到的几个数字:41-42年一个德意混编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就造成了18万英军伤亡,而44-45年西线战场几十个师的德军,也不过造成英联邦军伤亡19万,反而有380多万人被英军俘虏(当然这个数字应该包括了战后受降)。更多精彩文章【文推网 wentuifa.com】

换句话说,苏联当时能把战争坚持进行下去就已经是奇迹了,胜利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有点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当时俄罗斯人的确可以说是再苦再绝望,也撑住了没有投降,是名副其实的“意志的胜利”,当然德国人也确实没有给俄国人安排任何投降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