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末期鲁南地区日军窘状,老百姓:鬼子跟乞丐一样,到处要饭吃!!

抗战末期鲁南地区日军窘状,老百姓:鬼子跟乞丐一样,到处要饭吃!!

二战即将进入尾声之时,昔日不可一世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失去往日威风,许多人变得消极厌战。在山东敌占区,比如泰山、沂蒙等地,日军当时的情景被记录下来,真可谓“形似乞丐,状若小偷”。

根据文档记录,日军在当时出现严重的粮食问题,部分驻扎军队,每天供给两餐,主要是七成麦子加三成大米烧成的干饭,配搭一点咸菜。偶尔改善伙食,也只有黑豆煮鱼,这是日本贫民常吃的一种饭,却也成了侵华日军的美食。


驻扎青驼(当时隶属临沂)的日军宗鹅部队、驻扎郯城的笠原部队,因为军粮供给不上,友军部队又不肯支援,只能采用“当地募集”的方式来获得食物来源。他们到当地百姓家中,以军票购买青菜萝卜,也从一些商店购买些罐头之类的物资,但罐头只供给伍长和有功的老兵,普通士兵只能吃青菜,肉类很少,一个月不见得能吃上一次。很多日本少年兵根本吃不饱,饿得面黄肌瘦,只能偷偷到当地百姓家里要饭吃,或偷饭吃。

有人或许会问,日军为什么不直接去抢?那是因为日军兵力已经严重不足。二战后期,日本精锐部队已经消耗殆尽,仅剩的有作战能力的部队,分散在太平洋各岛屿,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在中国的精锐部队,东北驻扎的关东军,要时刻防御苏联的进攻,不敢轻易调动。南方的一线部队还经常要和中国军队作战。实际上在北方日占区,日本能作战的部队少之又少,有时候为了组织一次像样的行动,要抽调很多地区的部队一起才能组织起来!根据官方记录,42年以前,日军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扫荡,,动不动就出动几万人的部队,上千人的扫荡更不计其数了。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的日军精锐部队被调往海外。留在中国的兵力开始捉襟见肘,日军主力还要防守一些重点大城市,而分配到下面的县城,有时候仅仅只有一个小队的日军驻扎,一些乡镇,往往就是一两个鬼子带几个伪军控制。(日军的一个小队,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抗战后期,因为兵员不足,往往缩水到20-30人。)更为荒唐的是,驻守的的部队,多为老弱病残以及一些十几岁的少年兵,能打仗的都去前线了!这种情况也让敌后的抗日武装有了蓬勃发展的机会!这个时候的日军哪儿还敢想着出去烧杀抢掠,平时出个门都变得小心翼翼地!各种武工队,游击队,民兵都在周围虎视眈眈,一不小心,连老窝都被掏了!

战争后期,日本军部也不允许他们太放肆,以免引发强烈的抗日情绪,因此规定要跟当地人保持友谊,尽量不要发生摩擦,买东西、坐车都要给钱(当然,日军用的所谓钱,一般就是他们自己印制发行的军票,跟废纸也差不多),或者以实物代替钱抵给当地人。尽管日本军部有这些规定,但不是每个日本士兵都遵守,他们想要改善生活,一是靠“抢”,二是靠“偷”,就拿泰山区据点的日军来说,他们经常到百姓家里偷东西,当地有不少日本商人开办的买卖,也经常被他们“光顾”。一份留存的档案册记载,在十六日,日军偷了一户人家五包纸烟,还偷走一麻袋花生,又在油坊偷走一桶油,回到军营用油煮花生时,被失主找来,伍长(军曹)于是当面用木棍打了几个士兵,但并没有赔钱给失主。

日军经常到集上吃包子吃点心,吃完之后,没有钱支付,就拿香烟或者小物品抵价。驻扎在郯城的日军不但偷老百姓的东西,还偷军营的东西,比如袜子、毛巾、肥皂等等,用这些东西跟当地人换取一点食物,有些日军甚至把子弹和手榴弹拿出来换东西吃。不光是山东,战争后期,很多敌占区的鬼子都有用武器弹药,药品之类紧俏物资换粮食的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发生过鬼子用机枪向八路军换粮食的趣事!鬼子里最惨的是少年兵,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几乎都会被老兵欺负!少年兵的私人物品几乎全部被老兵偷走,他们没有东西交换,只能哀求一些年老的妇女要东西吃。当地人善良,见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于是就给他们馒头、窝头,让这些少年兵果腹。

一些影视作品中,两三个鬼子就敢组队出去烧杀抢掠的情形在现实中是很少发生的!鬼子一般是不敢单独行动的,除非因为意外情况,掉队或者迷路等。单独行动的鬼子有很大几率再也回不去了!不说随时可能出现的抗日武装游击队,就是一些地主富户家的护院也够鬼子喝一壶了!单独行动想去“捞一把”的鬼子,到最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发生了多次后,军部就严格规定,无任务不准随意离开军营。

费县的日军进行“节俭运动”,只有军官才可以穿皮鞋,士兵全部穿当地人制作的千层底布鞋,每人一双破皮鞋要在整队出发时才能穿。军服破了,也没得更换,军部要他们体恤“皇国时难”,衣服补一补接着穿。不少士兵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衣服破了也不缝补,故意破衣烂衫,用袖子擦枪杆、擦鼻涕,也不刮胡子,走在街上跟乞丐没多大区别。

战争后期,日军内部厌战情绪普遍高涨。受军国主义影响深刻的老兵基本损失殆尽,后来补充的兵员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十几岁的小孩。有些日本士兵跟当地人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常在农忙的时候到百姓家里帮着干农活换取一些粮食,一些十几岁的小孩,甚至有人拜当地人为干爹干妈,扬言再也不回去,留下来当个农民过日子。他们帮干农活,当地人就管他们饭吃,临走时还给一些麦子和咸菜,把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感动得哭鼻子。有些士兵甚至哀求当地人把他们藏起来,他们实在不想回军营,有个青驼部队的少年兵藏了半个多月,被逮走后,过了没一个月又跑了,他藏在一个农户家里,答应给这户人家当儿子,但最终没能得偿所愿,抗战胜利后,他被遣返回国。

鲁南地区的日军高层察觉到这种消极情绪一天天高涨,于是在各镇宣布“日本士兵不允许出军营,谁无故跟当地人胡扯,谁就受军法处置”。并且要求鲁南地区的日军半个月调动一次,以免士兵跟当地人产生感情,但这依旧制止不了日本士兵厌战情绪的增长。

当然,这只是战争后期国内部分地区的日军的惨状。国外其他地区的日军也好不到哪去,52万困守菲律宾的日军 ,因为被切断补给线,最后竟然有一大半都是饿死的。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被美军围困失去支援的日军,一次就饿死2万多人!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采取“蛙跳战术”,绕过一些被日军占据的岛屿,直接跑到后方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倒霉的日军,占领了一荒无人烟的小岛,补给没有,想抢没地方抢,想打,又找不到美军在哪儿,甚至想投降都找不到地方,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不是饿死就是自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被美澳联军围困在新几内亚和周边小岛上的20万日军,饿死19万人,剩下的靠着吃战友的尸体存活下来1万多人向联军投降,但是最终全部被澳大利亚处决了!相比之下,在中国的日军下场还算好的了!

文章参考自《鲁南敌占区留存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