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白衣女报恩

民间故事:白衣女报恩明朝永乐年间,苏州府有位秀才名叫柳文谦,为了闯荡一番事业,他背井离乡,前往燕赵之地。在那里,他凭借自己的才学,给当地的官员和富户做记室,勉强维持生计。柳文谦借住在保阳城郊的古庵,庵里分配给他三间厢房。平日里,他独自一人,形单影只,生活十分孤寂。来到保阳半年,他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昔日的亲朋好友得知他的窘境后,纷纷对他冷眼相待,避之不及。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柳文谦满心愁绪,锁上房门,打算出去找个地方喝酒解闷。他一连去了好几家酒馆,可店家不是说客满,就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直到三更过后,他又饿又失望,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住处。刚到房门口,柳文谦就发现卧室的门敞开着,屋内烛光摇曳。...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善恶有报

民间故事:善恶有报民间故事教人向善,劝人学好,今天给各位朋友们讲几个善恶有报的民间小故事。话说在南宋绍兴年间,临安周边天灾频发,湖州府安吉县境内,连续两年遭遇大旱。安吉县灵峰山下的桃源村,有个叫张财的农夫,家中耕种着六十亩肥沃田地。在以往风调雨顺的年头,靠着辛勤劳作,每年都能收获颇丰,粮仓满满当当。这一年,听闻官府为体恤受灾百姓,会减免遭受旱灾农田的赋税。张财心里顿时打起了小算盘,他的田地虽说受旱影响较小,但为了能少交赋税,多留些钱财,便昧着良心向官府谎报自家田地因旱灾严重歉收。官府派人前来核实,张财又是送礼,又是花言巧语,最终竟真的获批免交秋税。张财自以为计谋得逞,在家里暗自得意,还四处吹嘘...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孝子劫

民间故事:孝子劫清乾隆二十三年,成都府华阳县青柳村外的晒谷场上,一个精瘦汉子正挥汗如雨地修补土坎。他叫张守诚,在家族里排行老三,人们称他张老三,八岁起给地主放牛,在乡绅李员外家做了二十年长工,年近五旬仍是孑然一身。此刻他额头青筋暴起,将最后一块碎石夯进土路——这条连接村口的要道,每逢雨天就泥泞难行,去年已摔断过三个老人的腿。"老三,又在行善呢?"挑水路过的王大爷笑着打招呼。守诚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汗:"闲着也是闲着,修修路积点德。"他身上的粗布短打洗得发白,补丁摞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三年前,李员外念其勤苦,拨了三亩薄田给他,又托媒婆说合,娶了邻村守寡的周刘氏为妻。刘氏虽比他小十三岁,却贤淑...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莲花和尚

民间故事:莲花和尚明朝正统年间,蜀地青城山脚下有一座石桥,桥边坐落着一座小庙,庙里住着一位法号明心的老和尚。明心和尚为人谦和,修行勤勉,每日天不亮便开始打坐念经,从未有过懈怠。他还收了几个徒弟,师徒几人在这清幽之地潜心修行。明心和尚除了日常修行,还有个特别的善举。每天下午,他都会去山上割青草,晾干后亲手编成草鞋。等攒够几双,就挂在桥栏杆上,供过往行人免费取用。每次挂好草鞋,他便在一旁席地而坐,专心念经。若有人好奇询问,他总是耐心讲解经文,从不厌烦。周围百姓提起他,无不称赞这是位一心向善的好和尚。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竟会遭遇一场离奇变故。那天,明心和尚又编好了八双草鞋,整整...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人财两空

民间故事:人财两空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府吴县西洞庭山有一富户,姓周名义,年过半百,家有良田千顷,当铺三间,乃当地首富。周员外膝下有一女,名唤玉娇,年方十六,生得面若桃花,眉似远黛,更兼熟读诗书,女工精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女。周员外爱女如珍宝,立誓要为她寻一才貌双全的佳婿,寻常豪门子弟,纵有家财万贯,若无才无貌,一概拒之门外。却说苏州府昆山县,有一书生,姓林名谦,字伯修,年方十八,生得丰神俊朗,目若朗星,且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只可惜父母早逝,家道中落,虽中了秀才,却无钱娶妻,只得寄居在表兄张贵家中读书。那张贵乃城中富户,家资巨万,却生得五大三粗,面黑如炭,塌鼻阔口,生就一副凶神恶煞之相。偏偏张贵...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兑金奇案

民间故事:兑金奇案明朝永乐年间,南京国子监内书声琅琅。监生王贤文学业期满,准备返回苏州老家。王贤文家境殷实,想着给家中妻妾带些贵重礼物,便打算换几十两成色上好的黄金回去。同乡监生李茂得知此事后,赶来劝阻:“贤文兄,京城这地界鱼龙混杂,换黄金的人十有八九会被骗子用铜块冒充黄金骗走财物。这黄金又不是眼下急着用,何苦在这儿冒险换呢?”王贤文却不以为然,一仰头,颇为自负地说:“李兄有所不知,京城的金子成色最好。要是真有骗子能从我手里把金子骗走,我反倒佩服他有真本事!”起初几天,王贤文的换金过程颇为顺利,接连换了十几两成色上佳的黄金,每次交易都公平公正。这天,一个叫张兴的年轻人,怀揣着十二两重的金锭来找...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纸衣太监

民间故事:纸衣太监明朝四司八局十二监合称二十四衙门,其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小德子深受司礼监秉笔太监毛成的宠信,在司礼监任管事太监之职。神宗皇帝初登大宝,传旨命大明各地够级别的官吏进京见驾。就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小德子更是兴高采烈,知道又到发财的时刻了。小德子派手下小太监在京城衣帽巷开了一家官衣铺,京城有很多官员,为了巴结司礼监,他们都到小德子开的官衣铺中去做官服。如今外地大批官员进京面圣,也都需要做件新的官服,这还不是给他小德子送钱来了吗?可这天一个小太监报告,说那帮外地的官员,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穷知县们,却都嫌小德子官衣铺里面的官衣贵,过门而不入要知道明朝时候,一品大员月俸八十七石(约白银...阅读全文

聊斋故事:灵狼洗冤

聊斋故事:灵狼洗冤太行县往西三十里有个冯家村,村里住着个专治疮伤的外科医生,名叫冯大卫。此人约莫四十出头,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却因医术高明在方圆百里颇有名气。冯大卫自幼随父亲学医,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疮伤痈疽。他有个怪癖,每逢出诊必要带着他那口祖传的红木药箱,箱盖上刻着"济世活人"四个篆字,据说是他祖父当年从一位游方道人那里得来的。这年深秋,太行山一带阴雨连绵,湿气极重。冯大卫刚给村东头的老樵夫治好了背上的恶疮,正沿着山间小路往家走。天色渐暗,山风呼啸,吹得路旁枯草沙沙作响。忽然,前方草丛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冯大卫心头一紧,握紧了手中的药箱带子。只见一只灰狼从...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假新郎

民间故事:假新郎北宋景祐年间,东京汴梁城的朱雀巷里,住着一位名叫王守信的郎中。他娶妻赵氏,膝下育有一子一女:长子王瑄年方二十,生得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早已与孀居的李寡妇之女翠儿定下婚约。女儿玉娇年十五,生得眉如远黛,目似秋水,举止温婉动人,许配给邻家开绸缎铺的周九老之子。王瑄自幼饱读诗书,立志考取功名,十六岁时父亲欲让他继承医业,他却坚持以科举为志,不肯转行。一、双喜临门起波澜眼看着儿子渐入成年,王守信与赵氏商议着为其操办婚事。恰在此时,周九老也托媒人张婆前来求娶玉娇。王守信心想:“须得先为儿子完婚,再嫁女儿不迟。”因此屡屡婉拒周府的提亲。周九老因老年得子,盼孙心切,见提亲受阻,心中颇为不悦,...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妖人奇案

民间故事:妖人奇案明宪宗成化年间,山东东昌府莘县有个少年名叫李庆,生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虽是农家子弟,却生得比女子还要清秀。成化十年谷雨时节,年仅十二岁的李庆奉父母之命,冒雨前往邻村舅家送春茶。行至中途,骤雨倾盆而下,他慌忙躲进山脚一座荒废的山神庙避雨,却在此遭遇了改变一生的诡异事件。庙内已有个灰布包头的老妪避雨,见李庆进来,便挪了挪身旁的草席,嗓音沙哑地招呼:"小郎君快些过来,这角落不漏雨。"李庆见她满脸皱纹,身着青布粗裙,腰间挂着个褪色的蓝布香囊,便放下戒心,挨着她坐下。老妪从竹篓里取出半块硬饼掰成两半,递给他道:"看你跑得满头汗,先垫垫肚子。"李庆接过饼咬了一口,忽然发现老妪的手掌宽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