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柳仙惩恶媳

民间故事:柳仙惩恶媳北宋年间,在清平村有个叫赵老实的汉子,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一条。赵老实为人憨厚老实,只是家境贫寒,模样也普通,加上不善言辞,所以一直说不上媳妇。邻村有个姑娘叫孙翠莲,模样倒是周正,可名声不太好。听闻她脾气泼辣,行事乖张,十里八村的小伙子都对她敬而远之,因此她也一直待字闺中。一日,村里的媒婆王婆突发奇想,把赵老实和孙翠莲撮合到了一起。赵老实心想,自己条件不好,只要女方肯嫁,以后能安安分分过日子,也就将就了。孙翠莲这边呢,觉得有人不嫌弃自己名声差,愿意娶自己,就算男方笨点儿、穷点儿,也能凑合。双方没什么意见,很快就择了个良辰吉日成了亲。可成亲后没多久,赵老实一家就后悔不迭。这孙...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船夫毒计得恶报

民间故事:船夫毒计得恶报话说在清朝咸丰年间,北京城的南边有一块大沼泽地。当时北京城水系发达,大小河流四通八达,这块大沼泽地连接着大片草场,朝廷把它围起来,禁止百姓进入,还放养了许多野生动物,作为皇家围猎场,好几位皇帝都曾来此打猎。在皇家围猎场的东南角,有个村子叫双柳村。因为村口有两棵大柳树,所以得名。双柳村紧挨着一条河,河水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旱季时,趟水就能过河;可一下雨,河水立刻变深。每年都有玩水的孩子在这条河里淹死。按理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双柳村守着河,本可以靠河吃饭。但这地方挨着皇家猎场,河里的鱼虾都归皇家所有,要等皇上来围猎时用,村民平时不能捕捞。所以,双柳村的村民只能种地,或者...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智斩罪驸马

民间故事:智斩罪驸马北宋仁宗年间,新科状元凌元波凭借出色的才学在科举中拔得头筹,随后被仁宗皇帝招为驸马。然而,这凌元波和之前被包公斩首的驸马陈世美一样,在家乡早已有了妻室儿女。为了隐瞒这段过往,不让事情败露影响自己的荣华富贵,他竟也使出了极其恶毒的手段,打算收买太监杨公公,让其杀掉自己的妻子凌氏以及儿女。杨公公为人善良,看到凌氏母子那可怜无助的模样,实在不忍心下手。可他又深知,如果不完成凌元波交代的任务,回去不仅无法交差,还极有可能被凌元波杀人灭口。杨公公思来想去,听闻新任天官寇准一向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于是便带着凌氏母子,一同前往寇准处告状,将凌元波的恶行一一诉说。寇准听完他们的陈述,又查看...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道士除妖

民间故事:道士除妖话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常熟的福山脚下,有一户质朴的农家。男主人名叫李二牛,女主人唤作张翠姑,夫妻二人虽家境贫寒,却也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这一年,张翠姑诞下一子,夫妻二人满心欢喜,为孩子取名叫保保,期望他能一生平安,保佑全家。然而,随着保保渐渐长大,李二牛夫妇却发现孩子有些异样。别家孩子在一两岁时就开始蹒跚学步,保保到了四五岁,肢体依旧柔弱无力,整日只能静静地坐在木榻之上,无法行走。但令人惊奇的是,保保虽然行动不便,却聪慧异常,尤其擅长说一些与福气相关的话语。每当邻里乡亲怀着好奇之心,向他询问家中之事,诸如生意能否兴隆、田亩能否丰收时,保保总是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仿佛...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吕洞宾成仙

民间故事:吕洞宾成仙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吕洞宾的年轻后生,他天赋异禀,脑袋瓜极为灵光。自小,他便跟着父亲研习棋艺,凭借着过人的聪慧与刻苦的劲头,没几年,在方圆几十里的地界内,就难逢敌手了。就连悉心教导他的父亲,也渐渐成了他棋盘上的手下败将。那时,村里的吕员外特意请来了一位乌先生,专门教导自家儿子读书识字。这乌先生可不得了,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对过往之事了如指掌,还能预测未来,且为人亲和,毫无架子。村里上上下下,无论男女老少,对乌先生皆是敬重有加。平日里,乌先生除了专注于教书、行医济世外,还有个心头好,那便是下棋。他听闻吕洞宾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下棋高手,便常常在闲暇之时,邀吕洞宾对弈,切磋棋艺。说...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巧断争牛案

民间故事:巧断争牛案话说在繁华昌盛的唐朝时期,卫州新乡县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县令,名叫斐子云。他为人正直,断案如神,总是能以独特而巧妙的策略,破解那些看似棘手的案件,在当地百姓心中威望极高。当时,新乡县有个名叫王恭的年轻人,响应朝廷号召,毅然前往边疆戍守,保家卫国。临行前,他放心不下家中的六头母牛,思量再三,决定将它们托付给舅舅李璡代为饲养。李璡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王恭觉得把牛交给他,肯定不会出什么差错。时光匆匆,一晃五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五年里,王恭在边疆历经风雨,时刻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而那六头母牛,在李璡的照料下,也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它们陆续生下了三十头活泼可爱的牛犊。这些牛犊茁壮成长,...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风流寡妇

民间故事:风流寡妇大宋年间,在沂蒙山脚下有一座清平镇,镇里的生活宁静而祥和,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一桩离奇的命案,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老冯是镇上的更夫,每晚都会按时敲着梆子巡逻。这夜,万籁俱寂,老冯像往常一样走到镇西头的周记豆腐坊。当他经过后院那口老井时,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抽泣声,还夹杂着男女的争吵。老冯心头一惊,这深更半夜的,是谁在这儿?他蹑手蹑脚地靠近,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井边有两个人影,一男一女,男的正慌张地比划着,女的则瘫坐在地哭泣。老冯不敢耽搁,撒腿就往保正家跑去。到了保正家门口,他一边敲门一边大喊:“保正,不好啦!周记豆腐坊出大事啦!”保正刘福睡得迷迷糊糊,被这阵急促的...阅读全文

珠儿

珠儿一江一 苏常州有一富翁,名叫李化,田产很多,但五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只有个女儿名叫小惠,长得如花似玉,老两口十分疼爱她。不料小惠才十四岁就得急病死了,家中更显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李化便纳婢为妾,一年多后生了一子,李化待如掌上明珠,给他起名叫珠儿。珠儿渐渐长大,出落得结实英俊,一表人材。然而生性痴呆,五六岁了还五谷不分,说话也结结巴巴不清楚。即便如此,李化也不介意,反而越加疼爱。有一年,城里来了个化缘的瞎和尚,他能测知人家闺阁中的隐私,于是人们都惊讶地以为他是神仙。和尚还扬言能给人以生死祸福。他化缘时点名向人要成百上千的钱,没有一个敢违抗的。一天,和尚向李化索要一百串钱。李化很为难,给他十串...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书生出门露银子,被和尚骗财后关押,为脱身只得娶女妖

民间故事:书生出门露银子,被和尚骗财后关押,为脱身只得娶女妖新聊斋|鼠仙与书生古时,一书生带着银子走山路,被一僧人盯上。僧人带他到山顶破庙,让他捐钱修庙,钱被骗光后,僧人将他囚禁起来。半年后书生被放出,让他上山去打猎。这时遇到一漂亮女子,女子说可以救书生脱难,但得答应她一个条件。安庆府有个叫贺平的穷书生。他父母都是村里农夫,家中虽有两亩田地,但也仅能勉强有个温饱。但贺父不让儿子种地,一家人省吃俭用,也要供儿子读书。贺父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贺平倒也聪明,17岁考上了秀才,又在家中苦读,以准备明年的乡试。这天,贺家收到来信,原来是贺平的大伯所书。他大伯在扬州经商,已多年没有回家。他在信...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书生休妻不成,唆使放牛娃玷污妻子,多年后羞愧而死

民间故事:书生休妻不成,唆使放牛娃玷污妻子,多年后羞愧而死新聊斋|举人休妻明朝中期,凤翔府有个叫林志才的书生,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过着贫寒的日子。双亲去世后,就一人在家苦读,以求考取功名出人头地。这天,林生到后山砍柴,回来路上遇着一个白发老妇,摔倒在地上吆喝。那老妇身穿布裙,一头白发满脸皱纹,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林生心地善良,连忙上去扶老妇,一看那老妇腿摔伤了,根本没办法走路。林生便问老妇住在哪里,说背她回家去。老妇手拿一根竹杖,问了半天说不清,老妇指指眼,竟是一个盲妇。林生不知她住在哪里。看着天色渐晚,林生很无奈,若是不管她,怕这婆婆晚上要被狼吃。他只好将老妇背回自己家,过后再慢慢打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