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天边炸雷震晕秀才,醒来后房屋烧成废墟,自己毫发无伤

民间故事:天边炸雷震晕秀才,醒来后房屋烧成废墟,自己毫发无伤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李文达的秀才,他家住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他是个聪明好学的人,从小就立志要考中进士,为国为民。他勤奋读书,不畏艰辛,每天早起晚归,不顾家庭琐事,只想着一心向学。他的妻子王氏是个贤惠的女子,她虽然不懂书法诗词,但是对丈夫的学业十分支持,她勤俭持家,节衣缩食,只为给丈夫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他们虽然生活清贫,但是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李文达一直没有考中进士,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他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只是差一点点就能中榜。他觉得自己只要再努力一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考中进士,为国为民出一份力,不辜负我的才华和志向。”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又到了科举之年,李文达又一次准备参加会试。这一次他更加用功,他把所有的经典著作都背熟了,他把所有的时政题目都做了一遍,他把所有的文章都修改了几遍。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相信这一次一定能够考中进士。

会试前夕,李文达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复习最后一遍。天色渐晚,风雨渐起。李文达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天气变化,他只顾着埋头苦读。突然间,一声霹雳打破了夜空的寂静,紧接着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李文达的书房。李文达吓了一跳,抬头看了看窗外。就在这时候,又是一声霹雳响起,这一次闪电直接击中了李文达的房屋。李文达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电流穿过自己的身体,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当李文达醒来时候,天已经大亮。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废墟之中。他四周都是烧焦的木头和瓦片,原来的书房已经不复存在。他惊恐地站起来,四处寻找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可是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活人。他只看到了几具被烧焦的尸体和几个被埋在废墟下面的手臂和脚趾。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毫发无伤地活下来。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和喊杀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一群骑着马的士兵冲了过来,他们身穿明朝的军服,手持明朝的兵器,但是他们的面孔却是异族的模样。他们正是从北方入侵的后金军队,他们正在对这个小镇进行屠杀和抢劫。李文达一看到这些人,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昨晚的雷电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后金军队用火炮轰击了这个小镇。他们用火炮引发了大火,把整个小镇都烧成了灰烬。他自己也被火炮击中,但是由于闪电的作用,他被保护了起来,所以才没有死去。他的妻子和家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都被火炮和大火夺去了性命。

李文达悲痛欲绝,他想要报仇雪恨,但是他没有任何武器,也没有任何力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金军队肆无忌惮地杀戮无辜的百姓,抢走他们的财物和妇女。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滴血,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流逝。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他只想跟随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一起走。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文达哥哥,你还活着吗?”李文达一惊,转过头去,只见一个年轻人从废墟中爬了出来。这个年轻人是李文达的弟子张小山,他是李文达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也是李文达最亲近的朋友之一。张小山也是一个秀才,跟随李文达学习了几年,也准备参加会试。昨晚他正好住在李文达家里,准备第二天一起去京城赶考。没想到半夜就遭遇了这样的灾难。张小山也被火炮击中,但是由于躲在一个坚固的角落里,所以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当天亮时候,他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活着。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师父和师母,就开始四处寻找。

张小山看到李文达还活着,十分高兴。他赶紧跑过去扶起李文达,问道:“文达哥哥,你没事吧?你受伤了吗?”李文达看到张小山还活着,也十分高兴。他摇摇头说:“我没事,我没受伤。”然后他指着周围说:“可是我的妻子和家人都死了,我的房屋和书籍都毁了,我的一切都没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张小山也哭了起来。他说:“文达哥哥,我也很难过。我也失去了我的亲人和朋友。这些后金鬼子太残忍了,我们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我们要报仇雪恨。”李文达说:“可是我们怎么报仇?我们没有武器,没有力量,没有盟友。我们只是两个无助的读书人,怎么能跟这些骑马的士兵抗衡?”

张小山说:“文达哥哥,你不要灰心。你是个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你不能就这样放弃。你还有一个机会,就是参加会试。你不是一直想考中进士吗?你不是一直想为国为民出一份力吗?你不是一直想让你的妻子和家人为你骄傲吗?现在你还有这个机会,你不能错过。只要你考中进士,你就能进入朝廷,就能为国效力,就能抵抗后金的侵略,就能为你的亲人报仇。这是你最好的报仇方式。”

李文达听了张小山的话,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想起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想起了自己对妻子和家人的爱。他觉得张小山说得有道理,他不能就这样放弃,他还有一个机会,他还有一个希望。他擦干了眼泪,对张小山说:“小山弟弟,谢谢你鼓励我。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我还要参加会试,我还要考中进士,我还要为国为民出一份力,我还要为我的亲人报仇。我们一起去京城吧,我们一起去赶考吧。”张小山听了李文达的话,十分高兴。他说:“文达哥哥,我很高兴你能振作起来。我也要跟你一起去京城,我也要跟你一起去赶考。我们一起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吧。”

于是,李文达和张小山冒着危险,躲避着后金军队的追杀,顺着长江而下,向京城进发。他们沿途遇到了许多同样要赶考的读书人,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他们经历了风雨雷电、饥寒交迫、山贼土匪、瘟疫战乱等等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京城。

而他们一心报国的仕途之路,也将从这里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