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鬼隶
明季之末,天下纷扰,济南历城县衙中有两名衙役,一曰张忠,一曰李勇,皆是身形矫健、行事机灵之人。一日,二人奉县令韩承宣之命,远赴他乡办事,一路奔波,岁末方踏上归途。
途中,遇二人,其貌冷峻,身着公差服饰,步伐匆匆。张忠生性热情,遂上前招呼,四人便结伴同行。言谈间,那二人自称是郡里捕快,然张忠暗自思忖:“这济南城的捕快,我等相识甚多,却从未见过这二位。” 心中疑虑顿生,便直言相问。
那二人相视一笑,神色诡秘,良久,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我二人乃城隍庙之鬼隶,此番是要去泰山向东岳大帝投送公文。” 张忠、李勇闻听此言,大惊失色,只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但张忠毕竟胆大,定了定神,问道:“不知是何公事?” 鬼隶面色凝重,低声道:“济南将有一场大劫,这公文上所写,便是应死人的姓名和数目。”
张忠、李勇惊骇不已,忙追问死人之数。鬼隶摇头叹息:“具体数目我等亦不太清楚,只听闻大约将近一百万人。” 二衙役听闻,只觉五雷轰顶,半晌说不出话来。李勇颤声问道:“那这劫难何时降临?” 鬼隶目光幽幽,吐出三个字:“大年初一。”
张忠与李勇惊得面面相觑,心中暗忖,如今赶回济南,恰是除夕,这可如何是好?若回去,恐难逃此劫;若不回,又怎敢违抗县令之命?左右为难之际,鬼隶劝道:“违了期限不过是小罪,丢了性命却是大祸。二位还是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莫要再回济南。”
张忠、李勇犹豫再三,终觉性命攸关,便听从了鬼隶之言,寻了一处偏僻山村暂且栖身。
时光匆匆,转瞬便到了新春之际。这日,二人在村中听闻远方隐隐传来喊杀声和凄惨的哭号,心中明白,济南城定是遭了大难。后来方知,清兵铁骑汹涌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济南城未能幸免,惨遭屠戮,那死尸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死者竟达百万之众。
张忠、李勇躲在山村之中,日夜祈祷,幸而未被战火波及。待战事稍歇,二人潜回济南,只见昔日繁华的城池已化作一片废墟,断壁残垣间,处处是死亡的气息。二人心中感慨万千,深知若非鬼隶示警,自己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经此一役,张忠、李勇看透了这世间的无常与生死。他们辞去了衙役之职,在济南城外结庐而居,常与乡人讲述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劝人珍惜眼前时光,莫要执着于功名利禄。而那城隍庙的鬼隶,也成为了济南百姓口中神秘而敬畏的存在,每逢初一、十五,总有香客前往城隍庙祭拜,祈求平安顺遂,免受灾厄之苦。岁月悠悠,这段故事在济南城代代相传,成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印记,警示着后人在命运的洪流中,要懂得敬畏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