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恨

妻恨

古时候,中原地区有个村民叫作鲍七,此人五短身材,生的鹰鼻小,相貌平平。常年在外地经商,因为生意繁忙每隔半年左右才能回家一次。家中有一个美妻罗氏,日常在家里抚养孩子料理家务。这罗氏刚刚二十出头,生得如花似玉、水灵娇媚。不少人都纳闷如此美丽动人的姑娘为何会嫁给相貌平平的鲍七,鲍七出门时间久了也经常担心独守空房的娇妻会不会惹人惦记,做出对自己不忠之举。

有一日,鲍七在外地遇到一个同乡名叫黄三。俗话说他乡遇故知乃四大喜事之一,鲍七将黄三带到酒肆,两个人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黄三醉醺醺的对鲍七说道:“按咱老家的辈份,我该称你一声大哥,所以有些话说的有些直接,不知您生不生气?”

鲍七大笑道:“老哥我什么委屈没受过?你尽管说,放心吧,大哥绝对不生气!”

黄三咧嘴一笑说道:“大哥在外面风餐露宿,受了不少苦。在兄弟看来,大哥还是得赶紧回家,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人戳您的脊梁骨,说嫂子给您戴绿帽子吧。”

鲍七本来心情大好,听到这话笑容瞬间凝固,愤怒地说道:“一派胡言,我妻子罗氏平日里端庄贤惠、为人善良,在家里也勤劳能干,绝非水性杨花之人。你为何要侮辱我妻子的声誉?”

黄三立即赔罪说道:“得了,就当我给您赔不是了,我嘴贱!我不该说实话!”说完自己打了自己嘴巴几下。

鲍七心有不甘,继续问道:“你肯定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都讲了些什么?”

黄三撇撇嘴说道:“我就知道您不愿意相信,可作为兄弟我还是得如实跟您说,这可不是风言风语,这是我亲眼所见。”接着黄三对鲍七说有天晚上路过鲍七家门后,就听到房间里传来嬉笑的声音,黄三还在那里听了一会,确定房间有人与黄氏嬉戏,便面红耳赤的离开了。

鲍七低头,面色凝重地说道:“可那有可能是我儿子!”

“您儿子不足五岁,那声音可不是孩子的声音!”黄三继续补充说:“再说了,那孩子也未必就是您的孩子,你仔细想想,他哪一点长得像你?这事情都传遍了整个镇了,恐怕只有您蒙在鼓里。哎,让我说您什么好!”

鲍七面红耳赤额头青筋暴起,站起身连酒钱都没付就转身离开,回到铁匠铺买了一把长剑怒目圆睁、火急火燎地地向家的方向赶去。这一路跋山涉水,脚也磨出血泡鲍七毫不在乎。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这种耻辱更可怕。

文推影音
走了十多天终于到了村头,此时正是傍晚时分,鲍七拿出长剑打算冲进去报仇雪耻,但转念一想,此时正是吃晚饭的时间!若是贸然冲进房中,那奸夫很可能不在,这样不仅报不了仇还暴露了自己回来的事情?想到这里,他便在村头一个山坡下找个山洞躲了起来不想让人看到,等着夜幕降临打算捉奸之后再报仇雪恨。

这时候有两个捡柴的孩童路过这里,鲍七心想孩子不会撒谎,自己常年在外,这两个孩子也不认识自己,便招呼两个孩子来到跟前,问他们说:“你们可知道村头三棵柳树下那家男主人在不在家?”

那三棵柳树下的那户人家正是他自己的家,其中一个孩子挠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可能不在!”

鲍七听到这话怒火中烧,继续忍着怒气问道:“他们家平日里有没有其他男人去过?你有没有看过?”

“有的!经常有!”那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

鲍七听到这话便心如死灰,让两个孩子继续捡柴,自己自言自语地说:“那黄三果然没有骗我,好你个罗氏,既然你无情,就休怪我无义!今天我将奸夫淫妇斩首示众,连同那个孽种也一同解决掉。除掉你们之后,我也活罪难逃,就去官府自首,任由处置!”

鲍七在山洞里睡了几个时辰,醒来已是半夜,鲍七攥紧长剑恨得咬牙切齿,他觉得此时时机已经成熟,便按捺不住怒火,快步跑到家中怒瞪两眼冲进房间一阵乱砍,发泄了半个时辰,将家中所有家具都砸坏摔坏之后,点了火烧了房子然后一个人手持长剑倚着大树待到天明。

邻居见房子着火赶紧起来救火,忙活到天明终于将自家大火扑灭,鲍七家里已烧的一片狼藉。邻居看到浑身血污的鲍七,赶紧叫来众人,大家将鲍七围住。鲍七冷哼一声说道:“大家不用怕,冤有头债有主,我要杀的是我妻子罗氏,和你们无关,你们报官也好,将我杀了也罢,我绝不逃跑。”众人见他手持长剑不敢劝阻,见大火越烧越大,只得去将他岳父母叫了过来。

这时候,鲍七岳父岳母走过来见到面前的场景险些吓得晕了过去,岳母指着鲍七说道:“我女儿为人善良,不曾做过半点对不起你的事情,你为何要痛下杀手?”

鲍七猛然站起身来,指着岳母说道:“你女儿罗氏与人通奸,让我蒙受奇耻大辱,谁能忍受?我将那奸夫淫妇斩首示众,何错之有?”

鲍七岳母大怒,上气不接下气反驳说:“你…损人清白,我日日夜夜陪她,她每日做了些什么,我会不知道?我要将你告到官府!”

这时候鲍七的邻居也都议论纷纷的对鲍七说道:“你岳母说的是,咱们都是邻居,哪天都能见面,她担心女儿夜里害怕,便每日都陪她同吃同住。那罗氏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舍不得她受苦,您岳父也经常过来给你家里干些农活,这些日子可不容易啊!”

鲍七大声喊道:“我不是三岁孩童,你们莫要联合起来骗我!我早问过两个孩子,他们说家里经常有男人出入,孩子不会撒谎!”

“他们不会撒谎,可他们说的男人正是您的岳父母啊。”邻居的这番话让鲍七恍然大悟并哑口无言。正在这时候,鲍七的老母亲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声泪俱下对他说道:“你做买卖多年,想不到也如此蠢笨。我们与罗氏日日夜夜相伴,怎会不了解她?不知在哪里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让你失去理智,不分青红皂白弄清楚真相就做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其罪当诛啊!”

鲍七岳父母一怒之下将鲍七告到县衙,县令听闻鲍七的陈述,命令衙役将黄三抓来,黄三见此事闹大,战战兢兢地说自己只是听到罗氏房间有人说话,自己便乱加揣测,加上想与鲍七开个玩笑,就说了那一番话。不成想鲍七惹了大祸。

县令大怒,指着两人说道:“你们一个冲动愚蠢,另一个捏造谎言,唯恐天下不乱,各打一百大板,然后关入大牢判三年监禁,反省好了再放你们出来。”

这时候罗氏匆匆从外面走进来,跪在县令面前说:“奴家躲过一劫,我相公受人怂恿,情有可原!还请大人从轻发落。”

县令问原因,罗氏有条不紊地解释说,平日里有个乞丐经常在村里乞讨,她对乞丐十分友好,每次都施舍乞丐很多。昨天傍晚时分,乞丐突然闯入家中,将我和孩子打晕装入袋中带到山上庙里。直到天亮才放了我们,回到家里听说此事心有余悸。

县令问罗氏:“那乞丐可有为难你?”

罗氏摇摇头,原来这乞丐就住在山洞之中,他认得鲍七,见鲍七手持长剑自言自语自知事情不妙,罗氏将有血光之灾,他趁着鲍七睡着之时偷偷地跑了出来,担心事情解释不清楚便用此招将罗氏母子二人先后带到庙里避灾。一切准备好之后,乞丐不知从哪里拖了一条死猪放在罗氏的床上,鲍七夜里用长剑砍的正是那头死猪。直到天近中午乞丐才放了母子。这才让罗氏母子躲过一劫。

县令沉思一阵说道:“那乞丐有情有义,你自当感谢他。但你相公冲动固执、愚昧暴躁、心狠手辣且不分黑白!虽未造成大错,但仍然罪孽深重,本官仍要重罚他。这种男人,不配为人父、为人夫,你先回去三思吧!”

罗氏失望至极地盯着鲍七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鲍七心里万分悔恨,他此时此刻才明白,心里最后悔的就是对局外人深信不疑,而自己的至亲,不该在他面前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后记:

一、道听途说的消息,不论听起来多么精彩,都不等同于真相,所以并不可尽信之。

二、在没了解事情的真相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贸然行事,否则无法收场。

三、积德行善,不经意的时候可能会帮自己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