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左右,在日本广岛的上空,出现了两架B-29型轰炸机。虽然日本的有关部门发出了防空警报,但由于日本本土防空武器及作战飞机的严重紧缺且该型号的飞机常来轰炸,所以许多市民都未太过在意。大多数人听到了警报声,也没有进入防空洞,而是继续做着手中的活计。大约在8时15分的时候,飞抵市中心的B-29飞机扔下一个降落伞便飞走了。通过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这个降落伞不是一般的降落伞,而是携带着美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原子弹。这种新型炸弹的威力之大,起爆瞬间便吞噬了整个广岛。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核爆后的广岛,满目疮痍

据统计,这颗原子弹毁灭了广岛市百分之六十的建筑。该市常住居民36万6千余人,当天遇难的就达到了17万6千余人。另外,还有9万2千余人的死亡和失踪者以及3万6千余人的轻重伤者。这几个数字,是1946年2月占领日本的美军总司令部统计并发表的。很显然,这是一组被低估的数字。因为核辐射对人体组织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谁也不能保证那些重伤以及轻伤的居民会存活多久。据记载,当时美国手中一共有两颗能起爆的原子弹,用完了这颗,还剩下了一颗。于是,在次日早晨,美国总统杜鲁门便拿着这颗原子弹做起了文章。他告诫日本人,如果不投降,那么盟军还会对日本进行原子攻击。但是,日本大本营却对此并未理会。此外,为了安定人心,他们也没有向国民提及原子弹爆炸的实情,仅仅宣布美国投在广岛的是新型炸弹。与此同时,日本当局还发表了一些应对这种新型炸弹的办法,比如穿白衣服可以免受伤害之类的。看起来,日本还要继续顽抗,铁了心要和美军打完太平洋战争。不过,接下来的一则消息,却让日本政府慌了手脚:8月8日夜,苏联政府发表了对日宣战的宣言;9日零时,175万苏联红军在近3万门火炮和5250辆坦克、自行火炮以及5000多架飞机并670余艘各类船舰的配合下,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面进攻。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远东战役

史料记载的很明确,苏日双方的这场战争打了7天便分出了胜负。根据美国人在战斗获取的日本资料,苏军在战争中最终俘获了70多万日军和17万“满洲国军”以及大约4.4万的伪蒙古军。日本关东军在和苏联红军对峙期间,修筑了大量坚固的要塞。并且,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以及训练也是日军在整个二战期间所有海外作战部队中最好的,为何他们和苏军打了七天就被击败了呢?最主要的原因,是1945年8月份的关东军,早已是徒有虚名的空架子部队了。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行进在大连街头的苏联坦克兵

当初,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关东军曾有兵员将近70万。而且,由于日军的“北进”情节,日本军部为关东军配备的也都是士兵战斗素质高、武器装备好的老牌师团。但是,随着日本在各个战线的越发吃紧,关东军旋即成为了对外输血库。从1943年至1945年1月,关东军一共被抽走了13个师团和大量独立部队,以至于到了1944年11月,其总兵力锐减到了45.6万人。尽管如此,关东军仍有不少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基干部队。老实说,如果在这支部队的基础上补足缺额,那么关东军的战斗力即使达不到巅峰状态,也不会在七天内落败。可是,1945年3月的日本政府为了筹备“本土决战”,又在这些基干部队的基础上调走了7个师团。当然,日本当局抽调关东军的兵员后,也必然会给其补充。但是,鉴于日本制海权的丧失,他们已不能从国内运送兵员到东北。所能征调的,也只能是关内战场的中国派遣军所部以及之前日本政府动员到我国东北的日本开拓团。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更多精彩资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正在东北黑土地上耕种的满洲开拓团

根据《对苏作战记录》,截止到苏日战争爆发,关东军从关内战场调来了4个“治安师团”。另外,他们还征召了25万“满洲”日侨。可是,当这些被紧急动员到部队的农民日侨编入作战部队后,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因为“本土决战”的需要,关东军的军用物资多数都被调到了日本本土。因此,新编成的部队严重缺乏轻重火器。如构成步兵直接战斗力的步枪之缺额达到了10万支,掷弹筒的缺额达到了4900只、机枪的缺额达到了235挺。另外,关东军所能调用的飞机,也仅剩下了150架战斗机和500架教练机。也正是因此,在关东军总动员结束后,虽然师团总数达到了24个,可他们的实际战斗力却只相当于以前的8个师团。老实说,日军信奉武士道,纵然这24个日军师团在武器装备、训练程度、干部素质上比不上当年的精锐师团,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的苏军要想在七天之内将其击败也是很难的。那么,关东军在战略上有没有犯错呢?

苏联红军7天解放中国东北,歼灭70万关东军,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苏日“七日战争”

战史记载,苏军进攻关东军时,其主力投递的方向是大兴安岭,从那里到日军统治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长春近乎一马平川,很适合苏军机械化部队推进;牡丹江一带,虽然苏军也部署了重兵,但主要还是拿来牵制用的。对苏军的作战意图,日军大本营早在1945年4月份就做出了正确研判。根据这一判断,关东军理应建立以大兴安岭为屏障的西部防御体系。然而,截止到战争爆发,关东军在大兴安岭一带只配置了三个师团的兵力。其构筑的工事,也极其薄弱,当不起苏军的重炮轰击。和其成显明对比的,是地理条件较大兴安岭一带复杂的牡丹江地区。在这里,日军不仅构筑了相当精妙且坚固的要塞群,还放置了重兵集团。之所以如此,还是上文所述的“本土决战”衍生出来的放弃满洲、保卫朝鲜之决策。根据这一决策,苏军一旦对关东军展开攻击,那么关东军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住黑龙江至牡丹江一带的防线,以确保日军在东北的力量顺利收拢到朝鲜,以便和本土形成呼应之势。实际上,关东军在后来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谁知道,就在他们陆陆续续撤往朝鲜时,日本当局却在8月15日向盟军递交了降书。许多日军士兵闻讯,纷纷丧失斗志,最终使苏军达成了将关东军彻底合围的战略意图。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