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俗话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言虽不十分尽如人意,但也并非只是一句空谈。且听“大狮”借一段清人许奉恩所写笔记,说一段“善恶报”。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此事只知发生于清朝道光一朝,至于何年何月,不可而知。

话说,姑苏有一老汉,为人乐善好施,故此被邻人尊为“李老善”。

某日,李老善去邻村做客归来途中,偶见河畔有个壮汉正在霍霍磨刀。

李老善止住脚步,观看良久,他见那壮汉横眉立目,面带杀意,便知壮汉磨刀,不为宰猪杀羊,而是欲持利刃斩人头。

于是乎,李老善踱步上前,问那壮汉:“壮士磨刀,所为何事?”

壮汉抬眼看了看李老善,见其面色和蔼,于是直言不讳:“事到如今,我也不必遮掩。不瞒您老,我磨刀只为杀那对奸夫淫妇!”

“哦。”李老善笑问,“此言又当怎讲?”

壮汉答曰:“我那婆娘不贤惠,趁我不在家,与小白脸儿勾勾搭搭,干出对不起我的丑事。而今她与小白脸儿正在我家厮混,我若不杀此二人,以洗门户之羞,何有面目苟活人世!”

“哦——原来如此。”李老善捻须笑问,“壮士可否将手中刀借我一观?”

壮汉顿了一顿,没说话,将寒光闪烁的刀子递了过去。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李老善煞有其事地看过之后,说道:“寡廉鲜耻之人,该杀!只不过你这把刀还是不够锋利,若要杀人,一刀将其穿个透心凉才叫痛快,若一刀不能要其性命,不免让人遗憾。”

“老人家所言极是!”

“不如这样吧,你随我回家一趟。我家中有一柄宝刀,切金断玉如切菜砍瓜,我平生最狠不贞之人,不妨将我家宝刀借给你,你意下如何?”

“太好了!”壮士陡然起身,躬身作揖,“老人家肯借我宝刀,事成之后,我必当答谢。”

“不必说什么答谢。来来来,随我来。”

二人并肩而行,不多时,到了李老善的家中。

李老善请壮汉先行坐下歇歇脚,接着拿过一壶好酒,又端上一碟黄豆,请壮汉自斟自饮,一来解解乏,一来喝点酒壮壮胆。

壮汉谢过李老善,吧嗒一口酒,嘎嘣三颗豆,倒也是不亦乐乎。

李老善坐在一侧,只喝茶不喝酒,有一句无一句地跟壮汉闲聊,问清壮汉的住址之后,便借故肚子疼上茅房,趁机赶奔壮汉家中。果然正如壮汉所说一般无二,屋里除了一个美妇,还有一个俊俏后生。李老善顾不得训斥二人,将壮汉要杀两人的事如实相告。俊俏后生吓得撒腿跑走,美妇跪地请求李老善救她性命。

李老善让她将院门屋门关好,绝不要轻易打开。其余之事,就交由他来办,凭他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管保那壮汉不敢造次。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嘱咐一番之后,李老善赶紧转身往回跑。匆匆回到家中,只见壮汉已经喝光了酒,正在屋里运气。一见李老善回来,壮汉拍案而起,怒问李老善是否假借上茅房去给奸夫淫妇通风报信?

李老善一不慌张,二不害怕,语重心长地对那壮汉说:“壮士少安毋躁,且听老汉一言。你听过之后,要杀要剐随你所便。”

“你说,我倒要听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李老善不慌不忙地说道:“乡下人娶妻不易,因泄一时之愤而杀妻,实在算不得快意恩仇。另外,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今日杀了他人,官府明日就要杀你抵命,为一个不知羞耻的妇人而罔送了自己的性命,我问你值不值得?”

壮汉沉默不语,脸上的怒容消退了一些。

李老善接着说道:“如此女子,杀她也是污了你的双手,不如一纸休书将其休掉,一文铜钱也不给她,让她自生自灭,而你还可以再娶,她则因为被夫家休掉而臭名远扬,与其让她留在世上受活罪,不比要她的性命强得多?你好好琢磨琢磨,我老汉的话是否有道理?”

此言说罢,壮汉沉思良久,这才叹口气说:“老人家所言极是。只是我上有老父长兄,只怕他们不会同意我休妻。”

“这有何难。”李老善拍拍胸脯说,“我当你的证人,可以证明你休妻有理。有我老汉为作证,不怕你的父兄不答应。”

“好!”壮汉大喜,“有老人家这番话,我这就找人写休书,把那贱人赶出家门!”

果然,在李老善出面作证之后,壮汉的父兄没有阻拦,那不贞之妇人被赶出家门,一文铜钱也没有得到,壮汉再娶娇妻,不在话下。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数年之后,李老善好人遇祸事,一场大火将房舍烧了个一干二净,他的老妻早死,有个儿子在外地经商,父子之间三年没有联系,也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可怜他年老体衰,却无容身之所,无可奈何,只能到城中投奔亲戚。可恨那个亲戚冷漠无情,连门都不让他进。

李老善投亲无门,只得在一处小庙中栖身。一天,庙里来了香客,是个有钱阔太太,乘坐小轿而来,身边跟随四个家丁,四个丫鬟,还有两个使唤婆子。如此身份的香客,主持自然马虎不得,嘱咐和尚沙弥殷勤接待,万万不可怠慢。

李老善是个有心人,他帮着忙活,将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在那阔太太礼佛完毕,准备到饭堂吃斋饭之时,无意间见到李老善,立即让人将李老善叫到跟前,问李老善认不认得她?

李老善老眼昏花,看了半天,只觉着眼熟,却认不出是谁。

哪知阔太太却尊了他一声“恩公”,并说:“那日若非恩公给我报信,我只怕早就死在莽汉子的刀下。”

如此一说,李老善这才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几年前被壮汉休掉的那个女人。

一番交谈之后,李老善得知她被休掉之后,回娘家不被娘家人所容,她无处安身,只得到了城里入了青楼。该着她的命好,不多久便被一个财主看上,将她买回家中当妾。前年,那个财主的大夫人一命呜呼,她便摇身一变,从偏房变成了正房。如今她穿金戴银,吃喝不愁,都是拜李老善所赐,故而她要尊称李老善一声“恩公”。

这个女子倒也是个有心人,当她得知李老善的遭遇后,立即将李老善认作表叔,让人用小轿将李老善抬到家中,好生服侍,如同女儿孝顺亲爹一样。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李老善住在别人的家里,虽然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他始终觉着别扭,故而几次要走。见留不住他,只好让人送他回家,在原址为他建了新房,一切应用置办齐全不说,还刻意让两个婢女留下来照顾他的起居。

没过多久,李老善的儿子突然回来了。父子相见,抱头大哭,爹问儿子这些年怎么一直没有音信?儿子哭诉说并非自己无情无义,而是吃了官司,险些死在狱中。

李老善连忙问儿子,如何脱出牢笼?

儿子随后说了一番话,让李老善听得变颜变色,双手合十不住念佛。

原来,李老善的儿子不慎摊上官司,由于没有银子孝敬,先被打了个半死,而后被投入大牢。他在牢狱之中受尽苦楚,可迟迟等不到对他的发落,本以为与父亲此生不能相见,却没想到新来的县令重审了他的案子。

公堂之上,县令问他姓甚名谁,家住哪府哪县并哪乡,爹是谁来娘是谁?

他如实回答,不敢有丝毫马虎。万万不曾想到,县令听了他的话之后,立即退堂,并让人将他带到后衙。这时候,县令才对他说:“当年我干了一件错事,若非你的老父亲救我,我早就命丧刀下了。你父亲对我有恩,我必当报答恩情,我这就放你回家与你父亲团聚。”

就这样,他被无罪释放,还得了八十两银子的补偿。休养几天之后,他赶紧回了家,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听了儿子的话,李老善才明白放了自己儿子的县令,就是当日那个逃走的俊俏后生。

做善事是否真有善报?从一段清代笔记来看,的确如此
想不到,自己当年的举手之劳,居然换来父子二人的好报,看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传世名言,并非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