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善良的继母
太原人王常儒是个世家子弟,五岁进入私塾,十四岁跟着老师四处游学,生性聪慧,风流不羁,气度远超一般的人。王常儒每天清晨到老师家里读书,总会在老师的邻居家门口见到一个少女,温婉娇俏,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对着王常儒微笑。王常儒也正值少年,怎能不多情呢,两人眉来眼去的,终是渐渐起了情愫。
有一天,王常儒再次见到少女的时候,少女突然抛来一个纸团,上面写着:“今晚子时,我在这里静候郎君。”王常儒欣喜若狂,想要跟她多说些话,少女已经转身离开了,王常儒还以为她是老师邻居家的女儿。
到了晚上,王常儒如约而至,少女邀请他进门。王常茹有些不敢,少女笑道:“郎君有偷腥之意,却没有这样的胆子,你抓着我的手,低着头走路。即使有人来,也不要害怕,不要出声,不会有人为难你的。”王常儒将信将疑,亦步亦趋地跟着少女,途中遇到了几个仆人,却都对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少女将他带到了阁楼之上,王常儒知道进了少女的闺房,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于是就亲昵起来,少女也不拒绝,事成之后,王常茹扶着少女的青丝问道:“说来惭愧,我还不知道你的芳名呢。”少女浅笑道:“父母都喊我亲儿,你就只管如此喊我就行。”
两人相拥而眠,直到公鸡司晨东方即将破晓,少女才将他摇醒,说道:“贪恋欢乐,忘了时辰了,现在不离开,一会儿让人发现了你这个狂狼,有你的好果子吃。”王常儒打了个机灵,从床上跃起。
离开前,王常儒恋恋不舍地问道:“以后我该怎么来找你呢?”少女给了王常儒一条丝巾,告诉王常儒:“只要把这个丝巾系在头上,进出的时候低着头,不要出声,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就能出入无碍了。”王常儒依法而行,果然没有受到过阻拦。两人用这种方法往来密切,半年多的时间都没有人发现异样。
这一天,王常儒的父亲想要给儿子讨个媳妇传宗接代,王常儒早就心属亲儿了,于是他请求父亲向自家老师的邻居赵举人求亲,父亲笑道:“赵举人与我有旧,倒是不曾听闻他还有未出阁的女儿,如果真的有,我去求亲应该不会得到拒绝。”王常儒大喜,回道:“我已经见过赵举人的小女儿很多次了,请父亲成全。”
王常儒父亲欣然而往,不料赵举人却表示自己家没有女儿。王常儒还以为他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自己,于是就把自己常常遇到少女的经历告诉了他,请求道:“我与令爱是真心相爱,一定不会辜负她,恳请伯父成全。”
赵举人沉默了片刻后回道:“贤侄,我的确没有未出阁的女儿,你所说的什么亲儿我也不认识,我家阁楼上多狐狸,常常会幻化为人形,你遇到的怕不是个狐女。”王常儒的父亲骇然担心沾染邪祟,急忙带着儿子离开,并且不让他出门,自己做决定为他筹谋婚事,与黄员外家的女儿订了亲并选定好日子之后,匆忙完婚了。
成亲当天,新娘下了轿子,王常儒惊讶不已,新娘竟长得跟少女一模一样,一眨眼的功夫一位新娘就变成了两位,就连前来送亲的人也难以分辨。王常儒的母亲急得不得了,认为自己这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万万不能与异类结婚,既然它能化为人形,就应当有人的廉耻之心。
忽然,其中一位姑娘消失了,王常儒只听到耳边响起亲儿的声音。“婆婆不让你娶狐狸为妻,这件事情有些难办了,我先离开了,希望郎君不要忘记我们的情谊。”婚礼仪式正常进行。
这件事情也让新娘黄氏感到好奇,恩爱过后,黄氏打趣道:“相公,你真的能够分辨我和狐姐姐吗?”王常儒有些自得,说道:“别人当然不能,但我却可以。”黄氏说道:“恐怕相公也是跟别人一样,靠着外表辨别,不能真的区分我们。”王常儒笑了笑,没有搭话,心里却想自己又何必要区分的这么清楚。
后来,黄氏要回娘家,约定了半个月后回来,可刚走三天就回来了,王常儒的母亲询问她为什么回来这么早。黄氏回答家里有事,让她提前回来了。王常儒的母亲不疑有她。直到半个月后,黄家将黄氏送了回来,王家才知道先回来的是狐女亲儿,王常儒的母亲心里暗恨,但是却没有办法,而且这样的事情从那以后经常发生。
这天,王常儒的母亲突发恶疾,上吐下泻,情况十分危急。黄氏前来查看,告诉母亲自己手里有一粒药丸,可以治她的病,不知道她敢不敢尝试。王常儒的母亲痛苦难当,哪还顾得上这个,急忙表示自己现在非常难受,还让黄氏把药丸拿来给自己吃。一粒药丸入腹,症状立马有所缓解,不出片刻就完全好了,王常儒的母亲特别欢喜。
到了下午,王常儒的母亲又遇到黄氏,激动的说道:“要不是你的灵丹妙药,我这老骨头恐怕就不行了。”黄氏非常疑惑,对母亲说道:“你在说什么?我并没有给你吃过什么药啊。”王常儒的母亲恍然,原来是狐女亲儿救了自己的命,于是心里对她感激起来。
第二年,黄氏分娩时因为难产而撒手而去,黄氏的母亲吊唁,扶着女儿的棺木哭得十分悲痛,随行的老妇人劝她不要伤心,并表示小姐没有离世,现在还在前厅招待客人。黄氏的母亲听后十分震惊,急忙跟着老妇人去看,果然见到黄氏在待客。
黄氏的母亲喃喃自语道,要是自己的女儿还活着的话,那躺在棺材里的又是谁。王常儒的母亲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黄氏的母亲,她说黄氏的确已经离世了,狐女亲儿与黄氏长得一模一样,现在正在代替黄氏招待客人。
黄氏母亲的哀痛之情稍有缓解,跟亲家母说道,容貌与举止跟自己的女儿一模一样,看着她就像是自己的女儿复生了一样,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认自己这个母亲。王常儒的母亲将亲儿叫来,告诉了她做些事情。亲儿立刻跪伏在地上,认了黄母做母亲。黄氏母亲虽然有丧女的悲痛,但是却大大消减了悲伤的思绪不深。
黄氏生下来的儿子被取名为王明,他也跟着父亲治学,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正在王明的学业蒸蒸日上时,王常儒却因病离世。这让王明一下子失去了约束,沉溺于游玩享乐,荒废了学业,也没有参加乡试、会试,整天游山玩水,或约上三五好友饮酒取乐,再后来,他甚至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王常儒的母亲和亲儿都对王明斥骂责罚,王明却不管不顾,他觉得祖母和继母对待自己太过严苛,干脆从家里偷了三千两银子,打包好细软和衣服,逃出家门快活去了。亲儿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用法术将王明盗走的银子变了回来,然后又施法将王明带走的细软和衣服全部烧掉。
王明认为继母太过苛刻,竟然如此羞辱自己,悲愤交加之下,竟然选择了一棵树上吊了。这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在这里经过,急忙抱下了他。王明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后怕,缓了一会,便起身向老者道谢,并询问其身份。
那老者姓白,他劝慰道:“我这六七十岁的老翁非常珍惜每一刻的时光,生怕哪天就魂归地府了,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知道珍惜生命,反而要寻死觅活呢?”王明叹息着,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老者告诉王明,只要他勤奋读书,能够继承家业,才不会受到责骂和羞辱。老者还说道:“你家里只剩你一个男丁,要是你没有被继母严加约束的话,恐怕以后会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王明也知道自己理亏,但仍不想回去。于是老者告诉他,他的家里正好有闲置的房屋,如果王明不嫌弃,可以来他家读书。王明支支吾吾的说自己身上没有钱,该怎么办。老者表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都是小事。
于是,老者带着王明走过一道蜿蜒曲折的道路,来到一处庭院,里面摆满了古今的各类书籍。老者对王明嘱咐道:“你就在这里安心读书,有什么治学上的疑问可以告诉我,我会为你请来名流儒生解答。”王明有些受宠若惊,老者说完就走了。
到了中午吃饭时,就有人送来可口的饭菜,睡觉时就有人铺好床褥,起床时有人替他洗漱收拾床褥。王明虽然有些不安,但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起初难以看得下去书,后来一直困在院子里也无所事事,就只好开始复习科举的功课。老者每半个月都会请来当时的名流为王明解惑出题,让王明写文章并进行批判。
如此专心读书,一直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王明的学业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这一年的乡试,老者特意设宴送他去赶考。席间,老者告诫王明,进入考场以后一定要稳住心态,不要浪费这难得的机会,他的文章自己请很多大儒看过,只要能够正常发挥,不偏离主题,就一定可以成功。
考试之后,王明果然高中,他向老者拜跪谢恩,说道:“你就如同我的再生父母,比我的继母和祖母对我都要好,我不会忘记你的恩情的。”老者对王明笑道:“傻孩子,我就是你继母的父亲,你以为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随便遇到一个老人就能这样照顾你。你离开后,你的继母哭肿眼框,求我一定要挽救你,这几年你吃的饭和穿的衣都是她亲力亲为的。”王明听后抱头痛哭,懊悔自己知道的太晚,立刻就让人准备马车赶回家。
王明回到家,见到亲儿以后就长跪不起,亲儿也不停的流泪。王明劝道:“母亲,儿子现在已经显跪,绝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了,请你不要悲伤了。”亲儿说道:“儿子,你离家出走以后,我用法术取了你的银子,烧了你的衣服,让你身无分文,受尽折磨,可做母亲的心里比你更痛,每天抱着枕头哭到半夜,枕席都被泪水浸湿了,也没有人知道。知道你有轻生的念头,就赶紧请来你的外公救你,现在你功成名就,我终于没有牵挂的事了。”母子两人抱头痛哭,冰释前嫌。后来,王明连中进士,被授予县令的官职。因为爱民如子,政绩突出,一路做到了一品大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