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破牛舌案
北宋仁宗年间,东京汴梁城东有个宁静祥和的小村落,唤作小羊村。
村里住着一位勤劳朴实的庄稼汉,名叫李福。李福一家世代务农,家中虽不富裕,却也靠着几亩薄田和一头健壮的耕牛,日子过得安稳平静。
这一年春耕时节,李福像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起身,牵着耕牛下田劳作。晌午时分,烈日高悬,李福稍感疲惫,便将牛拴在田边的树下,自己回家简单吃了些饭,稍作休息,准备午后继续干活。
可当他再次回到田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惊失色。只见耕牛满嘴鲜血,气息微弱,有气无力地喘着粗气。李福赶忙凑近查看,这才发现牛舌头竟被人残忍地割掉了。
看着可怜的耕牛,李福心疼不已,又满心愤怒。这耕牛可是农家的命根子,没了舌头,今后如何进食,又怎能继续耕作?思索再三,李福决定前往开封府,向大名鼎鼎的包拯包大人告状,希望能讨回一个公道。
来到开封府衙,李福递上自己写的状纸。状纸上写道:“小民李福,状告恶人行凶残害耕牛之事。小民以农为生,耕作全靠这头耕牛。如今牛舌被割,耕牛性命堪忧,农事亦无法进行,此恶行犹如夺我生路。恳请包大人明察秋毫,为小民做主,严惩凶手。”
包拯接过状纸,仔细研读一番,随后目光温和地看向李福,问道:“你平日里可曾与邻里结怨?仔细想想,有无仇家?”
李福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小民一向与人为善,邻里之间虽偶有小摩擦,但也不至于结下如此深仇大恨。实在想不出是谁会做出这般恶毒之事,还望大人为小民做主。”
包拯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转身从案桌上取出五百贯钱,递给李福,说道:“你且先收下这些钱。回去之后,将这受伤的耕牛宰杀,把牛肉分卖给邻里乡亲。若是能拿到肉钱,再添些钱,去买一头新的耕牛,莫要耽误了农时。”
李福听闻,大惊失色,连忙摆手拒绝:“大人,私自宰杀耕牛乃是违法之举,小民万万不敢。”
包拯微微一笑,坚持道:“你只管照做便是,一切有本府担着。”李福见包拯态度坚决,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接过了钱,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待李福走后,包拯立刻命人张贴告示,昭告全城:“凡有私自宰杀耕牛者,一经发现,旁人若能举报捕捉,官府即刻赏钱三百贯。”
李福回到家中,虽满心疑惑,但还是按照包拯的吩咐,找来村里的屠夫,将耕牛宰杀,并把牛肉分卖给了邻里。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福的东邻张安耳中。这张安平日里游手好闲,与李福素有嫌隙。不久前,张安曾向李福借一些农具,李福因自己也要使用,便婉拒了他。从那以后,张安便怀恨在心。此刻,听闻李福私自宰杀耕牛,张安心中暗喜,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
张安匆匆赶到李福家中,一把揪住李福的衣领,恶狠狠地说道:“好你个李福,如今府衙前张贴告示,举报私自宰牛者赏钱三百贯。你竟敢公然违抗禁令,私自宰杀耕牛,今日我便要拉你去见包大人,看你如何抵赖!”
说罢,不容李福分辩,便将他五花大绑,拖往开封府。
且说包拯,当晚三更时分,正睡得深沉,突然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中,一位身着官服的巡官领着一位女子骑马而来。
手持利刃,面容冷峻,口中念念有词:“我有千张嘴,生于丑时。”包拯正要开口询问,那女子和巡官却瞬间消失不见。包拯猛地从梦中惊醒,心中满是疑惑,反复思索,却始终不得其解。
第二天清晨,包拯升堂问案。恰在此时,张安押着李福来到府衙。张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告状:“大人,这李福目无法纪,公然私自宰杀耕牛,小民特来举报。”
包拯看着堂下的两人,心中一动,突然想起昨夜的梦境。他暗自思忖:巡官或许暗指张安,女子乘鞍,“鞍”正是“安”字的变体,持刀不就是“割”的意思吗?千张嘴代表口舌是非,而丑时对应的生肖正是牛。如此看来,莫非这张安与李福之间果真有冤仇,而割牛舌之人就是他?
包拯心中已有了几分判断,当即命人将张安押入大牢,准备详细审问。狱吏将张安带入牢房,取出各种刑具,摆在他面前,严肃地说道:“如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若敢隐瞒,大刑伺候!”
张安本就是个胆小怕事之人,见此阵仗,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犹豫再三,他终于扛不住压力,一五一十地招认了罪行。
原来,张安因借农具一事对李福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七月十三日晚,他趁着夜色,见李福的耕牛独自在山坡上吃草,便偷偷摸了过去,用事先准备好的利刃,残忍地割掉了牛舌头。
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却被包拯巧妙设计,落入法网。
狱吏将审问结果详细记录下来,第二天呈交给包拯。包拯审阅完毕,依照大宋律法,对张安做出判决:“经查实,张安因私怨对李福的耕牛下此毒手,割掉牛舌,致使耕牛重伤,无法劳作。
此等行为,不仅伤害了无辜牲畜,更破坏了百姓的生计。本府先令李福宰牛,再张贴禁令,意在引出真凶。张安自以为抓住李福把柄,前来告状,实则自投罗网。
此乃自作聪明,算计他人,最终反而害了自己。念其乃乡野愚昧之人,本府从轻发落,判处张安戴长枷示众一个月,并施以杖刑,以儆效尤。”
判决一出,开封府衙内外一片哗然。百姓们纷纷对包拯的断案如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家都传颂着包拯的英明神武,称赞他是百姓的青天。而李福,也在包拯的帮助下,不仅惩治了恶人,还拿到了卖牛肉的钱,购置了新的耕牛,重新过上了安稳的农耕生活。
这桩牛舌奇案,也成为了北宋民间流传千古的佳话,彰显着包拯的智慧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