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流浪地球2》的思考

我对《流浪地球2》的思考

“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方法,就是毁灭人类,而你是个变量。” ——《流浪地球2》

我尚未看过《满江红》、《深海》,但看到这么多人肯定它们,想来也必定是好电影,必然有自己的许许多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我可以肯定,《流浪地球2》比它们的任何一个都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三者的格局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这部电影,站在文明的角度、站在宇宙的角度、站在“意义”的角度,向人类文明发出了质询。

但很有可能,仅此而已。

为什么?

将《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的内涵与精神向最广大群众传达,有避不开的三大难题:

1,知识障碍。
尽管电影在呈现科学领域相关内容时刻意做出了模糊化处理(不强调原理)、暗示(以突然急促的背景音乐、人物的反应来表达这一现象的重大影响)等手段帮助观众理解、或至少代入,但观众中的大部分仍是缺乏大量最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如最开始预备航天员们将乘太空电梯进入太空时的“9.0G”、月球危机时的“洛希极限”、以及地球两千五百年的漫长流浪之旅……无法理解便无法代入,无法代入便无法共情,最终导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深刻印象只有宏达的特效场面,而忽略了精神内核。

2,认知障碍。
看完电影后,我在商场外仍能看到大量在一点仍继续摆摊的生意人,可以预想到,这个星球上还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甚至处境比他们还糟的人,没有发展,何来教育?没有教育,何来每个人自觉站在人类文明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在这方面,可能《流浪地球》系列确实比不上《满江红》的歌颂爱国主义、《深海》的呼吁慎重对待家庭伦理,因为这些东西,在现阶段,至少是“有用”的。科幻绝不是结束,以发展让幻想中的期望成真永远在路上。

3,媒介障碍。或者说,传播范围障碍。
《娱乐致死》中,作者认为电视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放弃了思考,电影其实也算电视的一种形式,甚至只能算电视的阉割版,毕竟在场地、成本方面都有诸多限制,那么这必然导致这部电影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再叠加一个人们在被动接受电影的信息灌输时确实会放松思考这一负面因素,又能有多少人真正想到电影的幕后呢?因此这其实也是第二个问题的延续:没有发展,媒介就难有创新,优秀精神的传播范围自然难以扩大。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部电影绝对不算一部好的贺岁片,用很多b站up主们的话来说,就是“现阶段的人类配不上这部电影”,但它既然出现了,就不能停止,就不能局限。
我真诚地呼吁每个看到这里的人,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抽出四个小时,三个小时观看,一个小时思考,我们或许很难见证这部电影承载的东西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就算想想,也能知道那必然十分美好。
(这部电影三明一暗四条线索交织的情节与震撼人心的特效场面、背景音乐同样值得称道,但已非我的能力所及,并且我相信春节档的其他电影同样能在这些方面做到出色,便不多赘述了。只有这呼吁人类团结、歌颂忠诚、风险、坚守等一系列人类最优秀品质的精神内涵才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也是我尽己所能想深入思考的。再次感谢您能看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