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我们抬头,就看见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流浪地球2–我们抬头,就看见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在看流浪地球2的前一天,我看了流浪地球1。本来我对这个系列没有特别感冒,大年初一去看的是满江红。直到有天晚上我在看直播的时候,我喜欢的up主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他不明白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在骂流浪地球,他认为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他说有的人一听说流浪地球是主旋律就抵触,可是,不止是中国有主旋律呀,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旋律,美国的美国队长不是主旋律吗,阿甘正传美国梦不也是主旋律。为什么人对别的国家的主旋律这么追捧,对自己国家的主旋律就这么抵触呢。他这番话说到了我心里,于是我决定去看流浪地球。
对于流浪地球,我的评价可以借助网友的一条评论“流浪地球不是春节档电影的票房冠军,在座的我们都有责任。”太震撼了,我没想到我们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科幻电影。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我认为球2是超越球1的作品。我在球2里看到了更多人性的博弈。人不是生来伟大的,人类确是伟大的,而人可以选择伟大。
在刘培强回答莫斯面试问题的时候,这一命题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刘培强对着镜头说出他参选的真实目的,把这部电影比第一部拔高了一个层次,英雄并非没有牵挂,并非没有私欲。这不但没有破坏他的英雄形象,反而更显真实,更打动人心。这让我想起《星际穿越》的一幕:男主进入时间流速与地球不同的星球做任务,返回时发现已过去数年,离家时年幼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男子于是在飞船里痛哭。屏幕前的我也跟着流下了眼泪。
电影继续放,放到引爆核弹报名的地方,张鹏喊出五十岁以上的人出列的那幕,当时我就在想可能那些举手的,出列的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勇敢坚强。可是身边有人挺身而出了,人是感性动物,收到身边人的感染,人也就趋向伟大,一个人站出来就能带动一片人。人类就有这么强大的共情能力,这也正是人类与机器的不同之处,莫斯没办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才会做出毁灭人类的举动。写到这里,我越来越佩服导演郭帆和大刘。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发现电影里经常出现监控的镜头,我就觉得这些事情后面一定有个幕后主使,一开始我猜是图恒宇,他太像反派了,在我这里他是应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疯狂科学家,他可能为了逼迫人类重启数字生命计划而破坏流浪地球计划,后来梳理的时候我发现时间不对,他是在月球上才得知数字生命计划被法律禁止,那么方舟就不应该是他破坏的。后来细想发现电影中也给足了暗示,图丫丫在用550A迭代400多次后就诞生了自我意识,那么莫斯怎么可能不诞生自我意识呢,而且还有刘培强问的关于眼睛的问题,都在指向莫斯。我是在看到图恒宇在水下救马老师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马老师死了就没人能阻碍他了,那他为什么要救呢,我甚至都脑补好了他害死马兆的片段。但我还是在电影的最后才恍然大悟过来,只能说导演这个设计非常精妙。
说实话看完两部我觉得自己完全被流浪地球所描绘的世界吸引了,现在窗外在下雨,我想伸出手去确认一下是那真的雨滴,而不是虚拟屏,我还想去赴那一场2500年后的约,看看那时候的蓝天和鲜花。这也提醒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多看看蓝天和鲜花。
流浪地球还有很多黑点,其中有个我记得,说号召各国捐核弹那里,用一场演讲解决政治博弈太荒谬了。对此,我觉得这是一部科幻片,不是政治讽刺片,没必要花大篇幅去展示其中的弯弯绕绕,喜欢看人类政治博弈自相残杀导致灭亡的,可以去看《不要抬头》。
类似的强行指控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回怼了。希望大家别尬黑了,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抹黑,球1球2都当之无愧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希望新的一年里,还能在影院看到像《流浪地球》一样震撼的电影,希望中国电影越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