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01

于丹老师说过:“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人与人交往,拼到最后,靠的是人品。弄丢了钱,没有关系,人品丢了,就真的偃旗息鼓了。

当一个人的名字成为了品牌,那么他落难了,也会有人帮忙。

有句话说得好:“落难见人心,落泪见真情。”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当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人品就一览无余了。

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02

人品差的人,逃避现实。

在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演了一个小品《钟点工》。

赵本山为了取悦宋丹丹,说了一个笑话:“一只老虎追一条蛇。蛇溜进了水里,老虎只好在岸边等着。过一会,水里爬出一只乌龟。老虎拿着乌龟,说‘小样的,别以为你穿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

有多少人,为了逃避债务,改头换面,换掉联系方式,就是家人都不会再见面了。

一个马甲,可以掩盖负债累累的事实,却没有办法掩盖内心的肮脏,无法真正摆脱社会责任。

《南方都市报》上有一条信息:在广东惠州惠东,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叫沈某。2014年,因为负债数额很大,然后一直四处躲藏。

2015年,她骗取了一百多万,用来整容。然后用另外的身份,在社会上,大摇大摆地过着好日子。最后等待她的,是“严惩不贷”四个字。

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总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分明有办法还钱,但是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当上了老赖。他可以通过和债主沟通的方式,取得谅解,但是他却一言不发,活成了空气,就是债主上门来了,还百般抵赖,说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狠话,让人心寒。

人品差的,在负债累累的时候,把“马甲”二字,用到了极致:把现有的钱财,转移出去,制造一无所有的假象;和家人断交,把所有的祸事,都留给自己,也不要家人一起承担责任;夫妻离婚,但是不离家,导致别人对他无计可施;外出多年,销声匿迹……

人品好的人,穿着马甲,可以保暖,可以让自己变美;人品差的人,穿着马甲,丑陋无比,就像添加了一堵遮羞墙。

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03

人品好的人,面对人生。

在平塘县平舟镇摆克村,有一位叫赵应仙的老人,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

本来,她应该享受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好日子。可是,因为儿子患病,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治病,儿子向当地的银行借了一万多元。

病来如山倒。儿子在医院里躺了几个月,还是离开了。

老年丧子,人生的一大悲哀。悲痛之余,她却惦记着借款的事情,重新拿起锄头,靠种地,为儿子还债。

稻谷、豆角、青菜萝卜,一点一点变成了钱,然后还给银行。

老人说:“当初,儿子走了,还有一个一岁不到的孙女,一万多的贷款,简直是天文数字。”

好人有好报。老人的举动,感动了大家。银行主动减免了利息,周围的群众,主动帮助她卖东西。

有人点赞:“替子还债,对得起良心,挺直了腰杆。”

老话说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人品好的人,即便负债累累了,也没有关系,在大家的帮助下,总能走出困境。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如果一个人打算还钱,那么他就会过勤俭节约的日子,每天省出几块钱,日积月累,也能把债务还上。

(图片来源:文推网 侵权必删)

当一个人主动和债主沟通的时候,可以取得谅解,并且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还债时间。

慢慢来,十年不行,那就二十年;一辈子不行,那就几代人一起努力吧。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04

人品好的人,再穷都会帮助别人。

《菜根谭》里有言:“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事实上,一个负债累累的人,曾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那些愿意借钱给你的人,都是贵人。

当初,你找人借钱,如果大家不看在感情的份上,谁愿意借啊?哪怕是一起做生意,合伙投资,也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初衷是美好的。

受人恩情,理当回报。如果没有能力去帮助很多的人,但是可以日行小善,体现自己的感激之情。比方说,看到摔倒的老人,扶一把;遇到扫大街的人,主动去帮忙。

很多好事,是不要花钱的,并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许,被你帮助过的人,反过来也会帮助你,让你尽快脱离困境。

人啊,只要心是温暖的,那么世界就不会冷漠。

与其怨恨社会,不如感激社会,赢得人心。当你的身边,聚集了很多好人的时候,抓住一次机遇,就可以翻身了。正所谓,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

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05

从未有人因为赚钱而身败名裂的,但是有人因为借钱身败名裂。

借钱还钱,都可以看清一个人的人品。虽然人品不能卖出去,变成钱,但是人品可以变成一股力量,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

人穷没有关系,就怕心穷;欠债没有关系,就怕变成老赖。

俗话说:“伸头是一刀,缩头还是一刀。”任何恶行,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当你负债累累的时候,别害怕,你的人品,就是翻身的机遇。

愿你,有借有还,再借不难。